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取得新进展
统筹安排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实施《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13-2017年立法规划》,围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文化强省和科技强省建设、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等五个方面,安排立法项目112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立法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一年来,省人大制定和修改7件地方性法规,包括社区矫正工作条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统计条例、爱国卫生条例、水土保持条例,以及邮政条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批准南京、无锡、徐州、苏州四个有地方立法权的市通过的地方法规13件,对3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审查。
完善地方立法工作机制。坚持开门立法、广纳民意、集中民智。聘请23名具有丰富立法实践经验的老同志、法学教学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组成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咨询组;确定25名具有法律工作背景的省人大代表,组成新一届省人大代表法制专业组。对法规草案中专业性较强、争议较大的重大问题,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评估论证,确保法规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创新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渠道,通过江苏人大网,及时发布立法动态信息,公布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积极拓展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走下去”深入基层听意见、“请进来”开门立法广纳谏,丰富立法调研、听取意见的形式,为社会公众了解和直接参与地方立法探索了新途径。一年来,累计发出法规草案书面征求意见函314件,收到反馈意见和建议809条,开展省内立法调研19次,组织召开立法座谈会35次。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4次,视察法治江苏建设工作5次。
加强党内法规清理审查。建立健全了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全年向中央报备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53件,各地各部门向省委报备432件。全省10个省辖市党委办公室成立了法规处,其他各市和省委有关部门都明确了相关业务处室,党内法规工作组织机构基本建立。组织开展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对列入清理范围的863件省委文件逐件进行审核,对47件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决定废止293件,宣布失效135件,继续有效435件,其中予以修改36件,标志着我省第一阶段党内法规文件清理任务顺利完成。
全面深化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
省委政法委制定出台《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实施意见》,全省层层开展案件评查、执法检查和执法质量考评,全年市、县两级政法委评查案件7704件。认真开展纠正冤假错案、清理久押不决案件、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工作,促进执法司法公信力提升。积极开展“听庭评审”、“千名代表委员评百案”“万名群众旁听评议庭审”等活动,把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命名表彰了全省第二批40个公正司法示范点,确认保留119个全省首批公正司法示范点,取消了7个示范点。稳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改革,开展了涉法涉诉信访专项清结行动,中央政法委在南京召开会议,总结推广江苏的经验做法。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政法委会同省政法各部门联合作出执法为民公开承诺。
——审判工作。全省各级法院依法加大对环境保护、危害食品安全、非法集资等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制定防范刑事冤假错案贯彻落实意见、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实施意见、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的规定等指导意见。2860例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被纳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深入开展党政机关执行法院生效裁判专项积案清理工作,执行标的金额到位率74.08%。稳步推进网上司法拍卖工作,省高院和13个中级法院、67个基层法院已入驻“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涉案资产拍卖全部实现零佣金。建成互联网庭审直播平台,举行庭审视频直播920场次,在互联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125434份,同比增长115.44%。精心打造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网上执行指挥中心、网上办公办案系统、数字审判委员会、远程视频接访和提讯系统,省法院归档案卷全部实现数字化。
·法治江苏建设2013年发展报告发布
·《2014年法治江苏建设工作要点》解读
·2013法治江苏建设高层论坛举行发布《报告》
·2013法治江苏建设高层论坛举行
·[视频]做好地方立法工作 加快建设法治江苏
·法治江苏建设2012年发展报告
·法治江苏建设2012年发展报告
·充分发挥“双百”活动在法治江苏建设中重要作用
·奋发有为推进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
·江苏政法委书记李小敏: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提升法治江苏建设水平
·深入扎实推进法治江苏建设努力构建法治建设的先导区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助推法治江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