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街头可以看到巡逻武装车、武装民警,在重点区域发生突发事件还将在一分钟内得到处置。”5月22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公布反恐常态化方案,包括在14个重点区域设置“距离精确到米、时间精确到秒”的执勤岗;武装巡逻车屯兵街头、出警不超过三分钟;警用直升机巡逻18条航线立体防控等。
14个重点地区警情下降9.4%
4月9日,北京大栅栏商业街区游人如织,12时36分,人流中的一老年男子突然掏刀将路人划伤。现场执勤警力接到报警后迅速反应,12时37分许,持刀男子被控制,现场群众没有任何人员伤亡。
北京警方能够在一分钟内对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得益于今年3月初全面提升巡逻防控的工作部署。紧接着,警方又根据前期工作经验,对全市重点区域进行梳理,在要害位置设置了14处“一分钟处置”执勤点。其中包括交通枢纽,如各个火车站、机场;治安复杂区域,如大红门;商业中心区,如国贸、燕莎、王府井等。
据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兵介绍,将全副武装的民警部署在繁华区的执勤岗上,能够最大限度、最短时间对突发的恐怖、敏感案件、事件采取处置措施。而暂时未涉及14个重点繁华地区的分县局也将根据“一分钟处置”预案制定分方案,自行在辖区内的次重点部位设置一分钟处置点位并部署警力,将“一分钟处置”工作机制常态化、普及化。
此外,警方还建立了捆绑执勤机制,14个重点繁华地区还部署了由民警、武警共同组成的执勤警组,警组成员均配置了长短枪支、防爆警棍、警用电台等处置装备。
数据显示,自14个重点地区提升巡控力度以来,警情下降9.4%,有效维护了首都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50辆武装巡逻车上街
5月15日9时17分,北京市公安局视频巡控发现一部正在行驶的疑似盗抢车,立即发布查控警情。西城分局巡警支队西106车组民警立即奔向目标行驶路线,9时20分,在主路内侧车道将布控嫌疑车辆人员堵截查获,用时仅三分钟。
就在事发三天前,北京警方正式启动巡警武装巡逻工作。150辆专职武装巡逻车上街,按照重点大街全覆盖、单车巡段不超过3公里、接警到场时间不超过3分钟的标准,承担街面盘查核录、武装巡逻震慑;暴力恐怖案件、个人极端行为先期处置;涉枪、涉爆警情先期处置;群体性暴力事件、聚众持械斗殴警情先期处置及其他紧急警务和武装支援任务的职责。这些车组每车也都配有防暴枪、左轮手枪,警力分组轮班开展24小时巡逻防控工作。同时,根据道路交通实际,警方在城六区道路狭窄、交通拥堵路段部署摩托车巡逻停靠点177处。
5架警用直升机立体防控
地上警力防控部署的同时,警航总队也出动力量开展日常空中警戒巡逻。据介绍,市局警航总队共出动5架警用直升机,对北京城区、郊区、周边检查站、早晚高峰勤务等共计18条航线进行日常空中警戒巡逻。按照目前的工作模式,警用直升机每周的常态巡逻不少于两天,加上配合其他警种的工作,每周直升机巡逻时间不少于30小时。
此外,北京警方依托区域警务合作,在环京外围进出京道路、本市环城带地区进入市区的主要道路以及城六区的主干道与联络线和路口的三道防线查堵,把危险阻断在远端。
据统计,今年以来,北京外围查控共盘查检查车辆150余万辆、人员230余万人。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450余人,查缴被盗机动车5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