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吉林

吉林延边拓展边疆民族地区法律服务成效显著

2014-05-22 11:20: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 

    延边州不断适应形势,创新方法,深入研究延边地区“开放先导、项目带动、城乡统筹、文化引领、民生优先”发展战略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按照服务开发项目、服务民族团结、服务边疆建设的要求,做好“三个结合”。

    一是将法律服务体系构建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相结合。深度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细化服务举措,最大限度地发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机构服务开发开放建设作用。有针对性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法律体检”、合同修正、风险评估、制度完善、法律咨询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法律服务,截止目前,为先导区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800多人次,解决问题153件,核心合同审查68件,进行法律体检195次,进行非诉讼63件,代理诉讼23件,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157万多元;为企业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89件,围绕土地征用补偿、拆迁安置咨询和服务109件,为企业负责人及员工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全面提高开发开放先导区法律服务软环境建设,有效提高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水平。

    二是将普法宣传工作与民族自治地区地域特点相结合。组织精通民族语言的志愿者深入偏远朝鲜族聚居村屯,采用朝鲜语与汉语结合的“双语”宣传开展爱国主义和法制宣传教育。把国家有关政策及法律及时宣传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和“法律明白人”的教育培训为突破口,建立挂钩联系点制度,开展思想道德与民主法制宣讲,做到宣讲不漏村组、不漏户,村村都有朝鲜族法律明白人。开展大型民族特色法制宣传活动10场次,发放朝鲜语法律知识宣传单5000份、法律宣传手册2万余份。

    三是将法律服务工作与口岸建设特点相结合。在延边州地域范围内11个边境口岸设立法律边境口岸法律服务联系点,结合珲春市“一眼望三国”,与朝鲜、俄罗斯接壤的区位特点,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口岸”活动,在珲春中俄、中朝口岸建立了边境对外贸易法律服务工作站,为边境贸易、出入境旅游提供法律咨询,仅珲春口岸对朝、俄贸易、旅游法律服务站就为境内外人员提供法律帮助386余次,接受境内外人员、对俄企业法律咨询500余次。并建立边境一线联合普法工作机制,加强边境地区的法制宣传教育,有效的维护边境安宁和促进边境和谐。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