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统筹各类社会救助的行政法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本月起正式实施。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本市已经在贯彻落实《办法》的过程中取得成效。截至目前,80%的区县按照低保对象数量配齐了工作人员,90%的街道(乡镇)设立了社会救助受理窗口,为全面实施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介绍,《办法》针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8个领域方面的救助作出了制度安排,首次将事关群众基本生活的各项托底制度统一到一部行政法规之中,确立了完整清晰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同志透露,目前本市困难群众数量动态保持在28万人左右,本市已经选取河西区、津南区、宁河县,作为市级开展“救急难”工作的试点单位。同时,全市70%的区县已经建立社会救助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成立了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杜绝个别类似“开着‘宝马’吃低保”的骗保行为。
年内,本市还将进一步梳理现有社会救助政策,制定“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起首问负责制和“转介”工作制度,并加快推进市级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建设,实现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的信息化查询核对。
·天津一中院:司法服务的信息化拓展
·天津:37台交管自助服务终端机启用
·天津司法局与天津生活广播携手打造法律援助专题节目
·天津检察院与市工商联共同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天津公安局召开联席会议提升刑事执法办案质量
·天津公证种类达120余种 发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天津公证种类达120余种 发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天津大港:回访帮教助力“折翼天使”回归
·天津警方详解:“6年免检”是指“免上线检” 新规还有3大亮点
·天津开展缉枪治爆行动:两半月“缴枪”400余支
·服务美丽天津建设 天津法学会工作实现新跨越
·天津司法行政调研工作座谈会在滨海新区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