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干警讲述

一线民警讲述配枪感受

2014-05-21 09:56:5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既能“用兵一时”,又要“万无一失”——

  一线民警讲述配枪感受

  图①:成都火车站的武装巡逻观察哨。记者 张 文摄

  图②:5月15日,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民警在练习使用92式手枪。李发兴摄

  图③:在西安的大街上,民警正在配枪巡逻。记者 方 敏摄

  制图:宋 嵩

  上海民警配枪上岗前要过心理关

  “步巡时,手必须放在枪上”

  5月17日晚,10时30分,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江苏路派出所民警张令合开始夜间巡逻准备。

  整理好警服,“披挂”上装备——催泪瓦斯、警棍、手铐、手电筒、应急包、对讲机,之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环——取枪、验枪、佩枪。

  张令合和副所长陈建一起去枪库取枪。陈建输入密码,请求系统解除警报,再用钥匙打开枪库大门进入。张令合用专属钥匙打开小柜,取出自己专用的05式左轮手枪。

  桌子上,录音机里播放着取枪、验枪、佩枪口令,两人按照口令一步一步完成之后,锁上柜门,退出枪库。

  这一切都被枪库里的摄像机记录存档。每天,枪库至少要打开4次,每个来取枪的民警都要重复这些步骤。

  4月20日开始,上海街头的一线巡逻民警和张令合一样,两人搭档,开始执勤。浦东、黄浦等10个分局117个建立专职巡逻队的派出所,每日安排1辆GPS巡逻车,按照“一车两人两枪”标准,实施24小时武装巡逻。

  配枪巡逻不到一个月,张令合已经养成一个习惯,走路时,手不由自主会扶一扶右腰,这是挂枪的位置。“我们有严格规定,配枪民警以开车巡逻为主,但在主要卡点,需下车步巡15分钟。”张令合说,“步巡时,手必须放在枪支上,以保护枪支安全。”

  “巡逻民警公开配枪执勤,对基层派出所而言,既有动力,又有压力。”长宁公安分局政委姜坚说。“对民警来说,一旦遇到突发暴力事件,处置起来能够更加有力、有效,但是如何科学用枪,确保用枪安全也是巨大挑战。”尽管,相关规章制度对如何使用枪支、何时使用枪支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现场情况如何处置,完全靠民警的自我判断。因此,配枪民警除了技术过硬,还要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过硬。

  江苏路派出所巡逻民警28个,有资格配枪巡逻的17个,真正配枪民警8个。派出所教导员王伟说:“一般而言,配枪民警都是出勤率比较高,家里负担较轻,性格比较稳重的。”

  此前,上海市公安局专门组建了一支由专、兼职的心理教官和华东师范大学专业心理咨询师共同组成的“五人工作小组”。上海所有配枪执勤民警要在市局统一的心理测试平台上,完成三套专业的心理测试表,即“卡特尔16种个性测验”“90项症状清单列表”“公安民警应激生活事件调查表”,了解和掌握配枪执勤民警基本的性格特征、近期心理健康状态、在近阶段生活中比较负性的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可能对民警心理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其中,“公安民警应激生活事件调查表”专为这次配枪任务量身定制。

  做这样的心理测试,张令合还是头一回。“如果有度假机会,你宁愿去哪儿?繁华的都市,还是闲居清净而偏僻的郊区?”“即使是关在铁笼内的猛兽,你见了也会惴惴不安吗?”“如果薪俸相同,你宁愿做一名律师、飞行员或航海员,还是不确定?”……《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问卷》上,近200道选择题,张令合要一道道如实作答。

  长宁公安分局心理专管教官杨凯是“五人工作小组”的一员,他的任务是对巡警测试成绩进行确认、甄别,再综合测试结果,来判定民警是否适合配枪,是否能够完成高标准高强度的严格任务,并为所有配枪执勤民警建立心理档案,建档率硬性要求100%。

  “一旦在测试中发现民警可能存在压力大、负担重、情绪差的状况,就会由专家组成的‘五人工作小组’和民警进行心理访谈。”王伟说。心理建档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工作,“制度上,我们规定,对在执行任务中开枪击伤或者击毙犯罪嫌疑人的民警,专家会第一时间进行心理干预,消除其不良应激反应。”

  现在,张令合已慢慢过了最初的兴奋期和紧张期。“配枪巡逻能够震慑不法分子、增强群众安全感,如何做到安全用枪,确保万无一失?我这老兵有信心。”(记者 郝 洪 屠知力)

  成都警方专门针对机关民警开展培训

  “让每个民警都能上阵”

  学校、商圈、车站……在成都,凡是人员密集的地区,均有民警24小时巡逻。记者注意到,作为突发事件重点防范区域,成都火车站附近已经实施24小时配枪巡警巡逻。在车站进站口还设有固定观察哨,持枪民警24小时值守。

  “目前执行街面巡逻的警力,已实现全面配枪。”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分局政治处副主任张俊告诉记者,分局抽调机关民警,除了在白天加派巡逻人手外,还在夜间原有巡逻的线路基础上新增了14条线路。为使枪支得到有效使用,青羊分局已在5月中旬对全体民警开展枪械培训。

  “一线民警配枪以手枪为主,长枪主要是起到震慑作用。”青羊分局教官王岳告诉记者,通过培训能够提高民警巡逻时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此后还会组织比赛、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民警才能配枪上街巡逻。据介绍,参训民警在射击考核中必须在3秒内完成枪支的出击、上膛、瞄准、命中等各项环节,超出3秒则为不合格。

  “平时基层民警每天都会接触枪支,而机关民警接触枪支机会少,所以我们目前的培训是专门针对机关民警。”张俊介绍,以往多与文件、电脑打交道的机关民警,如今也承担起街面巡逻任务,因此必须熟练使用枪支、快速制敌。

  据青羊分局培训教官冯宇琦介绍,目前,分局各警种全年不断轮流培训,每个民警一年培训四五次,以达到每个民警随时都可以持枪上阵。(记者 张 文)

  靶场探访昆明民警枪支使用训练

  “走火的永远是人,不是枪”

  38岁的邱警官1998年入警,迄今为止仅有过一次鸣枪示警的经历。由于此次配枪进行了统一升级,由原来的54式、64式手枪换装为92式、左轮手枪等,他再次“回炉”参加训练。被问到配枪执勤感觉有何不同,老邱坦言:“其实平时没啥不同,之前巡逻时也会配枪,没拿出来群众感觉不到。但是,碰上突发事件,配枪后的处置能力和之前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昆明东部客运站人员密集、流动性强,负责该片区治安的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青龙派出所管理压力很大。5月15日,记者来到靶场,探访该派出所枪支使用训练情况。

  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警官陈瑜告诉记者,早在“3·01”事件之前,昆明巡特警上街执勤时就配枪,只不过近期更受关注。“有关枪支使用的培训也一直都在进行,警察初任培训有关枪支的使用属于必考科目。”

  昆明市公安局要求一线执勤和值班民警必须配枪,为了保证枪支使用安全,盘龙分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配枪及枪支交接需要填写详细的报告单,枪支编号、枪型、子弹等都有严格登记;通过加强理论和实务练习,不断提升民警用枪能力;每个单位都确定了固定的枪管员,负责对枪支的管理和保养。

  “一线民警配枪后,管理压力进一步加大。”陈瑜说,执勤民警都要绷紧一根弦。“比如有人前来问路,应该习惯性地自然侧身,既要热情指路,更要保持警惕;再比如例行盘查时,两位民警也要保持适当距离,随时做好战斗准备。这些都需要通过平时训练养成习惯。”

  “用枪要做到快、准,只有通过严格训练。”陈瑜说,大多数警察从警多年“只打过靶、没打过人”,但处置突发事件必须能够敢用、用好。

  “走火的永远是人,不是枪。”陈瑜说,“枪支这东西,平时你对它好,关键时刻它才对你好。只要注重训练,不必担心走火。现在枪支性能都很好,掉到地上都不会意外击发。”(记者 杨文明)

  西安民警坦陈必须把握分寸

  “提升震慑,也多了操心”

  5月17日晚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经济开发区的明光路附近。夜色已深,但这里的啤酒夜市依然人声鼎沸,一辆巡逻警车不时闪着警灯驶过。正在巡逻的公安经开分局巡特警大队民警卢玮告诉记者,分局巡特警大队共有21名民警,除内勤外,其余警力编为5组,以5班3运转的方式开展推磨式巡逻。

  卢玮46岁,已在巡逻岗位上工作了近10年。谈到对持枪巡逻的看法,他说,街面巡逻面对着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未知情况,警察不拿枪,震慑力就不够。

  卢玮讲了两年前的一次夜间巡逻的经历。

  那天,卢玮发现一个工地隐隐有车灯在闪。当时已经是凌晨2点,他判断不可能是施工车辆,于是便驱车上前查看,不想那辆车竟迅速倒车疯狂逃离。他也加速将该车逼停。这时,车上下来了9个满头是血、手持砖块和破啤酒瓶的男子,卢玮身上带有枪,但子弹却因为枪弹分离的要求装在上衣口袋里。卢玮悄悄后退几步,快速将子弹掏出装弹上膛,而后,才猛地拔出枪让他们蹲下接受盘查。控制了局面后,随即呼叫警力援助。后来在审查中得知,其中7人当晚在KTV酗酒后与他人发生争执被打伤,于是尾随对方,将其中2人劫持至此准备复仇。而被卢玮的警车逼停后,他们原本准备“打倒这个警察”,结果被枪震慑住了。

  卢玮认为,配枪有利于警察应对突发暴恐活动,增加执行力和震慑力,但在大多时候只是备用,这无形中就给警察增添了压力,必须加强法律和业务知识学习,熟知枪支使用条例,把握使用分寸,懂得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另一方面,配枪工作也增添了一分危险,时刻都要操心枪支安全,严防丢失或者被抢夺。

  链 接

  持枪警察面对什么情况可以开枪?

  应当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使用枪械。工作中,民警也将严格按照《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法律规定,严格按照15种可以使用武器的情形合法使用枪械,开枪后会依法接受督察和检察院等部门调查。

  怎么鉴定开枪合法性?滥用枪械致人伤亡如何处理?

  按照《西安市公安局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范》规定,民警开枪后未造成人员伤亡的,应当立即向市局指挥中心和所在配枪指挥部门主要负责人口头报告,并在24小时内如实提交书面情况报告;若开枪后造成人员伤亡的,应立即向市局指挥中心、事发地县级公安机关和所属配枪部门主要负责人报告,并对受伤人员采取临时救护措施、保护现场,接受事发地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调查。若认定警察使用枪支违法或者不当,将移交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予以处置。

  西安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 方 敏)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