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信峰会,多国元首齐聚上海。会议期间,如何保证住在不同酒店的各国代表准点到会场?如何保证每部车辆抵达的先后顺序符合外交礼仪要求?交通保卫任务看似简单,但一举一动却直接反映出上海的国际化水准。昨天,上海交警总队机动支队首次就亚信峰会“要人交通保障”细节接受媒体采访。
■车辆揭秘
车顶安装圆形监控
天线连着北斗系统
2个月前,交警总队机动支队接到任务,担任此次亚信峰会各国元首、代表们的礼宾车开道工作。这也是上海交警自世博会以来,承担的任务最重、领导人最多的要人交通保障任务。“我们首先要租赁一批符合外交要求的开道车。”机动支队政委陈浩一开始有点“迷茫”,在综合考虑了价格、车辆性能、操控性等问题后,最终选定了帕萨特3.0作为礼宾开道车。“这车提速快、车身稳,安全性好,价格也在节俭办会的许可内。”4月初,64辆开道车全部到位。
昨天下午,记者在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机动支队看到了执行此次开道任务的警车。除了一般警车拥有的警灯、白色和深蓝色车身配色外,警车的顶部还安装了一个圆形摄像头,连接车内相关装置,可以实时看到车外情况。车辆尾部则竖起多根天线,连接专门用来定位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时图像监控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这样一来,指挥中心就能对活动时车队行进路线、抵达目的地情况和周围道路交通组织状况一览无余,并随时发布命令。
“由于是租赁车,保卫任务结束后需要还给租赁公司的,所以车身警用图样全部是贴上去的,并非喷漆,但不影响最终效果。”陈浩表示。记者触碰车身标志发现,警用标志均为贴膜而非喷涂,旨在将对租借车辆的损耗降至最低。
■人员揭秘
三十出头“模特身材”
一人驾车一人联络
机动支队政委陈浩介绍,每辆开道车上至少配两位民警,一人驾车、一人负责电台联络。对于开道车的驾驶员,不仅要求技能娴熟,而且还要在机动支队有3年以上培训经历。驾驶员分为四个级别,根据不同的保卫任务选用相应的驾驶员。副驾驶座上的民警同样不简单,他们必须对上海各个区域马路情况十分熟悉,尤其是区与区交界处,这样才能准确与路面交警联系,适时封闭道路,既确保车队安全,又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除此之外,参与开道的民警对道路上的信号灯分布、每条车道的划分必须了然于胸,绝不可以开错车道。“脑筋要快,应变要好。”
想要为元首开道,还有一个重要标准,那就是外表、身高是否符合标准。“毕竟,我们民警有很多外事勤务,因此很讲究民警的外表形象。”机动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杨振华介绍,这批执行开道任务的民警平均年龄约30出头,除了要长得“端正”外,身高一般要求在1.80米左右,身材要匀称,因此机动支队民警基本都是“模特身材”。
■行程揭秘
各车队间隔仅40秒
必须符合外交礼仪
由于亚信峰会出席的国家元首、领导人较多,各车队到达会场的间隔时间定为40秒。而此前同样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间隔则为一分钟。要保障40秒的间隔时间,就得先得到各国代表从入住的酒店到会场的路程,然后才能计算出行驶速度。
这是一项不折不扣的大工程。负责要人保卫的上海交警总队机动支队的民警开车从各个酒店实地测量了路程,“路线要精确到米,包括到酒店转入的距离,转弯的弧度,都需要特别测量。”陈浩解释,计算距离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车队的出发时间以及路上行驶时间。“不同国家代表行驶的路线不同,所需要的路上时间也不同,但是要保证他们最后抵达会场‘会合’时的顺序能遵循国际公认的外交礼仪,这就需要好好计算路程。通常,民警需要反复测量3次以上,来保证路线的精确。”
除了线路精确到米,速度也是一项关键要素。“我们要求时间必须精确到秒。”陈浩说,一般而言,要人保卫开道车在普通马路上时速为40公里,高架上时速为80公里。“根据全程、半程、三分之一,算出达到各个节点的时间。”白天车多人多,民警们选择半夜进行实测。每次实测的时候,每辆车上都放着一块秒表,每次起步、每次转弯以及抵达会场后减速停车,每个环节需要多少时间,全部精确到秒。而真正上岗时,副驾驶座上的民警同样手拿秒表,掐表计算,“如果到达半程时,时间比预计快了,那么后半程速度就稍微控制。反之,则稍加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