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中,他酝酿着一场从警之梦,工作中,他立志当一名有勇有谋的好警察,生活中,他依旧保持着对文学书籍的喜爱,从警14年来,不论岗位如何变化,省公安厅办公室民警赖立对一身警服的热爱始终如初。
从警之梦在象牙塔中发芽
第一眼见到赖立,立刻就被他的笑意感染,“小时候,提到梦想,大家都说想当科学家,那时候我也一样。”赖立向记者提到梦想,摇摇头笑道,“那时对梦想这个词是没有概念的,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才决定要当一名人民警察。”
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在大学的四年时光中,赖立不仅喜爱诗词歌赋,还对英姿勃发的警察队伍产生了兴趣。“惩奸除恶,维护正义,这就是我对警察的印象,大学毕业那年,我参加省委组织部、省公安厅选调,出于对警察这份职业的崇拜之情,我选择了从警。”
2000年7月,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赖立经过省公安厅选调,成为漳州市华安县公安局巡逻警察大队的一名民警。刚出校门的他,虽然脸上仍有未脱的稚气,心中早已下定决心,做一名尽职尽责的好民警。
做一名好警察应智勇双全
作为一名刚入警的新人,在华安县公安局巡逻警察大队任职的两年时间里,赖立偶尔从老民警口中听到警察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心中总是充满敬佩,“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警察,不仅要有勇,还需要有谋。”
2001年初,从漳州市到华安县的农村客运车上发生了一系列“易拉罐诈骗案”,许多百姓的血汗钱被骗,“骗子的套路是这样的,一般是团伙作案,其中一人打开一罐可乐,将可乐喷溅到另一人身上,两人故意发生争执,引起群众注意。接着他们会说可乐拉环上写着中大奖了,这时,骗子会说,见者有份,愿意将奖金低价兑换,引受害者上钩。”
一次,从漳州市到华安县上班的途中,赖立身穿便服,上了一辆农村客运车,随后上车的几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几人上车后,很快就分布在车的不同位置,很像骗子惯用的站队。这时其中一人从口袋中掏出了可乐,我想这下对头了,要开始布局了”虽然赖立意识到一场骗局要在车上上演,可面对七八个壮汉,自己除了一张警官证什么也没有,“‘硬碰硬’不仅无法制止犯罪,还会给车上的群众带来危险,可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的辛苦钱被骗走,于是我想出了个办法。先大声问司机,我是华安县公安局的一名警察,多久可以到附近的派出所。我与司机的对话引起了那伙人的注意,同时也给他们做了一个警告。” (下转4版)
猖狂的骗子并没有在意赖立的警告,当可乐喷溅到同伙身上,骗局即将上演时,赖立快速来到骗子身边,一手按住了可乐,一边严肃地说道,“水喷到身上,你们两人可别吵架,前面就是派出所了。”见骗局被点破,骗子的脸色刷地变了,车一靠站,几个人便快速下车,坐上一辆小车逃离了。赖立快速将小车牌号、车型、几人的外貌特征等信息向局里汇报。不久后,漳州警方将这个诈骗团伙一网打尽。
在岗位变换中享受快乐
从警14年来,赖立还担任过《警界科海》杂志社的编辑,撰写文稿,为读者带来警界前沿的科技;在统计督查科与枯燥的数字打过交道,从数字中分析警情,为办案奠定基础;总结提炼过文字材料,将迫切的问题通过材料反映……虽然岗位不断在变化,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我很享受变化,在变化中,使命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都在不断增强。”
面对繁忙的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压力,赖立自有一套解决办法,中文系毕业的他,对文字有一份独特的喜爱,闲暇之余,他总会带上孩子上图书馆,在书海徜徉中寻找宁静,“我带孩子去少儿图书馆的时候,发现里面不仅有孩子的书,还有很多适合成年人的好书啊!”赖立兴奋地与记者分享起来。
小时候,赖立不明白梦想是什么概念,当他明白梦想的意义后,紧紧抓住了心中的从警梦——做一名好警察。在警察队伍中,他也许普通,但他这份对职业的尊重,对梦想的执着,对工作的热爱,却像是从警路上闪闪发光的启明星,指引他坚定前行。(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