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就是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民生。近日,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提出了18项深化车检体制机制改革的措施,不仅在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中力求破解难题,而且积极回应了社会公众对改革现行车检制度的呼声,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近年来,我国汽车以每年1500多万辆的速度迅速增长,汽车总量已超过1.37亿辆。随着汽车特别是私家车迅猛增长,汽车检验业务量猛增,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逐步暴露出网点少、排队长、不规范、不便民等“检车难”问题,既直接影响车辆安全性能,也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严重隐患,迫切需要加强监管、规范程序、简化流程、优化服务。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纵观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加强检验监管、规范检验行为和创新服务措施等一系列举措,不论是加快检验机构审批建设、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验、推行异地检车等服务措施,还是政府部门与检验机构脱钩、加强对检验机构的监管、强化违规违法问题责任追究,新措施一方面考虑了汽车质量提升、简化手续、减轻群众负担,另一方面也兼顾了现行税收、保险等法律法规规定,其中既有“加法”,也有“减法”,“加减”之间意味着既有制度的完善与提升,更意味着人民群众从中分享更多的改革成果。所有这些,都无不让人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改革力量,更能品味到普惠民生的情怀。
惠民生者利长远。好的政策只有落实到行动中才会释放更多民生红利,因此,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务,加强跟踪督查,确保新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同时,要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深化纪律作风建设,对管理混乱、弄虚作假、群众投诉多的检验机构及时清理整顿,确保广大民警坚守法治定力,严守法律底线。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完善机动车检验制度和管理措施,我们就一定能在优化资源配置中释放更大活力,让群众更加舒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