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徐州:为孩子健康成长搭建“阳光房”

2014-05-19 09:28:5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小兰,在你18岁生日到来之际,送上我们诚挚的祝福,并预祝你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5月10日,江苏省邳州市高中生小兰(化名)接到来自该市检察院未检科检察官寄来的生日贺卡,这让她非常感动。

  小兰是一名高三学生。去年1月,她骑电动车带着不满2岁的侄儿上街时,侄儿从车上跌落,被一辆货车碾轧致死。小兰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移送至邳州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在讯问过程中,检察官敏锐地察觉到小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随即在该院的“水杉心灵氧吧”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随后依法作出不起诉处理决定。最终,小兰从自责、抑郁、烦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顺利回归校园。

  “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往往成为他们回归社会的一个障碍,如何有效提供心理支持,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成为未成年人帮教工作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徐州市检察院未检处处长朱耿慧介绍,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支持,目前已成为徐州市检察机关的一项常规工作。

  2013年初,徐州市检察机关全面开展对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与江苏师范大学共同组建了“未成年人心理支持中心”,选拔了60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志愿者参与帮教工作。同时,举办未检干警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危机干预资格培训班,各基层院先后设立了“心理支持直通点”。

  徐州市检察机关还将心理疏导工作渗透到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中,从源头上开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2013年8月,徐州市鼓楼区检察院的“阳光家庭心理门诊”正式“开业”,赵某夫妇是这个“门诊”的受益者之一。他们的一对16岁的孪生子问题不断,老大因抢劫被适用缓刑,老二也因打人被行政处罚,无奈之下,赵某一家来到了“阳光家庭心理门诊”求助。检察官和心理咨询专家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开出家庭教育“药方”,现在赵某家的问题有了很大改观。

  “很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家庭问题。”徐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鲍书华说,“阳光家庭心理门诊”帮助“问题家庭”建立正确的教育沟通方式,努力搭建起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阳光房”。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江苏苏州:社会治理没有旁观者
·江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江苏六个方面重点突破推动司法行政创新发展
·江苏戒毒系统举行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
·江苏全省大学生法治微创作大赛评选揭晓
·江苏宣判首例冷冻胚胎继承权案

·江苏宣判首例冷冻胚胎继承权案
·江苏镇江建立建筑行业律师工作站
·江苏南京法院加强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工作
·江苏南京:网络“营销”案件 升级司法公开
·江苏泰州溱潼派出所推行“马上体”工作法
·江苏沛县:“三项机制”保护涉案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