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记者探秘北京重特大敏感案件侦办王牌警队

2014-05-19 09:09: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和平年代,奔波于北京大要案现场,与犯罪分子周旋博弈,与亡命之徒殊死搏斗;臭气熏天的垃圾场,蚊叮虫咬的污水沟,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外,是他们的用武之地。

    1949年2月成立以来,侦破过故宫金册被盗案、王倬伪造周恩来总理签字诈骗案、白宝山系列袭军袭警持枪抢劫杀人案等一系列震惊中外的大案要案。

    这支“王牌之师”就是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一支队。

    案件不破坚守不撤

    一支队现有民警100余人,承担北京故意杀人、伤害致死等8类严重暴力案和涉外刑案侦查、拐卖案及重特大敏感案的打击查处。

    “破案是刑警的天职,是我们对百姓最基本的承诺,案件不破,我们就是不称职,就是欠了百姓的债。”自1978年入职以来,侦查员李铁柱经常回不了家,“我们上20年班,等于别人上30年班。刚参加工作那年密云发生一起命案,我们骑着自行车到现场,就借住在老乡家,白天边帮老乡干活边收集线索,晚上琢磨案子。说实话,案子没破也不好意思回家。”

    李铁柱他们早已习惯“上班有点,下班无点”式的生活。“案发后72小时是破案黄金期,一旦错过,侦破难度会加大,有些案件甚至成为悬案疑案。”李铁柱告诉记者,刑警早已习惯哪里发生案件,铺盖卷就打到哪里,只要案件不破,就坚守驻勤现场不撤离,侦查就坚决不停止。

    据了解,这一工作方法已经固化成“专案驻勤”工作机制在全局推广,保障长期攻坚侦破疑难复杂案件。

    一支队四中队中队长郑浩告诉记者,年前,侦破海淀区永丰砖厂发生的一起拦路抢劫、强奸杀人案时,他拣垃圾堆翻寻确认被害者的身份证据,最终在墙缝里找到死者的身份证;为锁定犯罪嫌疑人,他数月内走访几千户、数万人,终于发现嫌疑人露出的马脚。

    无名尸案提早介入

    无名尸案是最难侦办的命案类型之一,不确定死者身份就难以找到破案切入点。2004年,一支队在全国率先对暂不符合刑事立案标准,但极有可能形成杀人、拐卖、绑架等刑事案件的10类失踪人员线索进行侦查,发案之前刑侦部门便提前介入侦查,形成以获得线索为起点开展专项侦查,进而破获未发现命案的侦查模式。

    2007年1月,杜某报案称,其女儿女婿从公司离开后失踪。望着这位70余岁老者花白的头发和写满祈求的眼神,侦查员们迅速根据其提供的线索调查相关情况,分析出其女儿女婿极可能已经遇害,当即决定侦查该案。

    侦查员从二人的社会关系入手,发现并抓获犯罪嫌疑人夏某等4人,顺藤摸瓜破获4人另外5起杀人案。

    攻坚克难破案树人

    两年前,通州区云景北里小区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现场发现一枚指纹与此前采集的荣某指纹认定同一,调查排除荣某作案嫌疑后,侦查员翻阅上万份纸质指纹采集表,找出被当做荣某指纹录入的采集表,得知该指纹属于某地产公司几百名员工中的一个人。侦查员逐一走访调查该地产公司员工和案发小区千余户居民,连续十几天繁琐枯燥的访问外调带来意外收获,狡猾的嫌疑人终于浮出水面。

    每个到一支队的新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要想出徒,先学5年。”

    “头3年跟着师傅,不插话、看明白,苦练访问、外调和讯问等刑侦基本功;后两年,独立完成一个笔录、侦查一个线索、进行一次讯问、单独协调破案。”郑浩说,听似简单,其实其中的技巧多了,需要较强的沟通、逻辑思维和短期记忆能力。记笔录前,要先列出讯问提纲,经师傅把关后才能实施。讯问笔录要抠细节,要工整干净,否则,会被师傅无情地撕掉,重新讯问再做笔录。侦查员必须养成随身带本的习惯,讯问后背下来,合着本向师傅汇报具体情况。师傅圈改后重抄一遍,为的是磨砺侦查员关注细节、甘于寂寞的办案精神。

    “我们是侦破大要案的专业队伍,队员素质决定破案成绩。”郑浩告诉记者,65年发展历程中,一支队始终追求“攻坚克难,破案树人”的目标。

    记者了解到,一支队曾先后荣获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8次、三等功两次,并被授予全国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单位、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等各项省部级荣誉称号20余次。仅2000年以来,一支队走出副局级干部3名、处级干部25名,成为首都公安领导干部的摇篮。本报北京5月18日讯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