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江北法院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出台《关于司法为民服务群众的工作举措》33条,着力从6个方面强化司法服务,树立司法公信。
“修身”,规范约束法官行为。保持办公环境美观整洁,做好诉讼服务中心、审判法庭、办公区域安保、管理和保洁工作,为当事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规范日常着装,出台《公务着装管理暂行规定》,将落实情况纳入干警行为督查范畴;仪表行为文明礼貌,在开庭、执行等公务活动中举止得体、守时守信,不随意改期,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约束业外行为,不得出入与法院工作人员形象不相宜的场所。
“练功”,提升干警业务技能。深化院校合作,开展各类培训,举办专题讲座,提升干警心理调适能力、司法裁判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落实青年法官导师制度,组织青年干警“走基层、接地气”,增加社会阅历,培养亲民意识;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和自主学习,引导干警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积极调研的良好习惯和人文气质;以工、青、妇为载体开展运动会、演讲、辩论比赛等文体活动,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履职”,优化审判服务质效。提高立案效率,开展预约立案、上门立案,分类定制填充式诉讼文书模板,对书写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必要帮助;规范办案程序,强化法官责任,对改发案件实行“月通报、季评查、半年一追责”,保证程序透明,实体公正;加大裁判文书评查力度,保证格式规范、说理充分、引用正确,杜绝带错出门;落实案件回访制度,采取组织决定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进行电话或上门回访,形成评估报告通报全院;强化审限管理,提高当庭宣判率和执行效率,杜绝人为拖延办案。
“亲民”,丰富司法为民举措。接待当事人耐心细致,根据不同受众需求选择普通话或方言俚语,展示亲和力;强化信访工作室职责,完善院领导和中干接访制度,引导涉诉信访纠纷进入法律程序处理;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对当事人起诉材料、手续不全的尽量一次性全面告知,减轻诉累;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制作本院巡回审判法庭统一标识,推进两江鱼复工业园区法庭建设,方便基层群众诉讼;扩大司法救助覆盖面,坚持“应救尽救”原则,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发放司法救助金。
“律己”,强化内外监督机制。设置意见箱、“服务满意度”收集器、开通投诉热线,深入街镇、社区、村居开展法制宣传、入户访谈,多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邀请代表委员、廉政执法监督员参与案件回访、审判考核问责,干警作风评议;落实审务督查制度,建立干警作风廉政档案,狠治慵懒散奢、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公开”,全面推进阳光司法。加快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实现审判流程透明、裁判文书全线上网和对“老赖”的信用惩戒;加强司法宣传力度,推进庭审直播常态化,建立舆情研判通报处理机制,树立法院法官良好形象;强化面向基层公开,在街镇、社区等群众集中办事场所张挂《法院便民联系牌》,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通讯员 吉玲)
·重庆司法局法援宣传上街头
·重庆启动企业发展法制环境评议
·重庆与食药监管部门开展预防共建
·重庆长寿:全程监督附条件不起诉案
·重庆:更多困难公民可享受政府法援
·重庆:启动企业发展法制环境评议
·重庆:启动企业发展法制环境评议
·重庆巴南检察院改革审查批捕方式 犯罪嫌疑人是否批捕要公开听证
·重庆:大渡口检察院“莎姐”法律宣讲团举行首讲
·国内首个多功能车载法庭 在重庆江津投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重庆开展执法检查
·重庆荣昌消防自编自导消防情景剧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