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您是否和检察机关打过交道?对当地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有什么评价……”接下来,宁波不少市民会接到这样的调查电话。昨天上午,检察公信力测评项目研讨会在宁波召开。作为全国首个基层检察院公信力测评试点城市,宁波11个县(市、区)的基层检察院即将迎来“大考”。
“公信力是司法活动的基石,但现有的考评机制以及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开展公信力测评,正是基于此。”宁波市检察院检察长戎雪海说,此次最高检察院选择宁波作为全国试点,与宁波市检察院对检察公信力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我们也希望通过测评,进一步了解宁波市检察机关的公信力现状,动态、准确地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畅通民意民情沟通渠道”。
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测评指标分为主观指标、状态指标和客观指标。主观指标的调查对象是普通公民,针对当地检察机关执法办案、队伍建设、检务公开、工作作风等4个方面展开测评。状态指标调查的对象是政法干警、律师等与检察院有业务联系的公职人员。通过座谈会、访谈会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各县(市、区)的特定主体获得。客观指标,即直接反映有关地区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基本情况(队伍素质、公开透明、工作作风、办案情况等)的数据,这部分数据直接从案件管理办公室、上级检察院的政治部、监察室等处获得。
戎雪海说,公信力测评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建设———测评———建设”的循环路径,不断提升检察公信力,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实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目标,同时为提升司法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注入积极力量。
据悉,宁波市检察院的公信力测评预计9月启动。宁波市检察院将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采取电话、计算机、访问等形式展开。结合各地情况,将从每个县(市、区)18~75周岁的城乡居民中随机抽取500~1000份样本展开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