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
“能够认真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真是不可多得的幸福,一旦这样,我们便可以把一切令我们不安与恐惧的事情拒之门外。”
上一个连绵的雾霾天气,我辗转来到了九寨沟,没有去更多的景点,两天的时间被完完整整的安排在那片童话山水中,后来每每再遇到“抹布”天气,那山那水便会在脑海中浮现,提醒我:不要太过沮丧,童话是存在的,并不遥远,起码它现在还在我心里。
九寨沟景区内共有80多公里的山路,观光车只在大的景点间作为摆渡使用,想要领略不为人知的美景,便要离开人群徒步行走。出来玩过几次,却还是第一次把大部分的行程交给自己的双脚,把自己交予那片未知的领域,背上四季的衣服、食品和水,裹上当地买的民族围巾,不知为何,仅仅这样的装备就让人既紧张又兴奋。
出发在初秋清冷的早晨,路灯未熄,照亮坚定执着的步伐,由于轻微的高原反应,每个人都安静的行走着,脚下的木质栈桥发出悦耳的“空空”声,脸上没有疲惫、没有厌烦、没有起床气,却闪烁着即将朝圣般的喜悦光芒。你甚至会觉得,这个圣地并不是眼前的山水,而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纯净无暇的所在,被这种气息感染着,对行程和自己体力的紧张不安便烟消云散了。
清晨的镜海像一位还未苏醒的少女,远处的雪山便是她心中的爱人,静静倒映在她的湖心,刹那间我看到、感受到了真正的“平静如水”。静海旁边熙熙攘攘的人生怕打破这份静谧时光,默默的凝视着、拍摄着她的倩影,呼吸着她的气息,但想要内心也平静到与她融为一体又谈何容易?相比之下,上午时分的熊猫海就显得明媚活泼,阳光毫不吝啬的洒满每一寸水面,由于水下泉水流出后由于矿物质含量的不同,呈现出深深浅浅的颜色,像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仰天横卧在两山之间。树影婆娑下,一群群野生鱼儿集中于岸边的浅滩处缓缓游弋,两只野鸭看惯了它们,并不追逐,只在悠闲游泳时梳理着羽毛。由于九寨沟从开发起就被当地人当作掌上明珠一样珍视,景区的保护措施做得极好,人既融于自然之中,二者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才保持了这处处的生机勃勃。
一路风景一路感叹,五花海就在午后时分艳丽夺目的出现在面前。清澈多彩的湖面下面显现出一段段已经钙化的树木躯干,宛如水下森林一般的隐秘世界凝固在一片幽蓝中。按照攻略我们拾级而上,有一段非常陡的木栈道通到旁边的山上,爬上去可以到一个叫“老虎嘴”的地方观景。如果不是反复念叨着攻略里一再强调的“一定要坚持下去,绝对值得”的话,相信我一定会被午饭后袭来的睡意和爬高加剧的高原反应所击倒。所幸希望始终在心中,转一个弯,五花海的全景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出现在眼前,站在高处俯瞰湖面呈松绿色,不同区域颜色变换,从黄色到绿色又到蓝色,五花海像五彩斑斓的孔雀尾巴,而出水口便是孔雀河,如此浑然一体,仿佛一只艳丽骄傲的孔雀鸣叫着将要飞走。那一刻,之前所有的汗水、迷惘、不适仅仅强化了欣赏美景的感官而已,我们在普通的景色前会感叹、赞美,但在难以言表的极致美景前却只能怀着对自然的谦卑与敬仰静默不语,在以后岁月里心中唱起圣洁的赞歌。
追逐着太阳的脚步,我们顺流而下经过颜色变幻莫测的犀牛海,透过多彩的树叶看莹莹碧水,为什么明明美丽至此,却只想闭上眼睛让暖阳洒在身上一会儿,只要一会儿。来到了傍晚的芦苇海,正是芦苇花开时节,鹅绒绒的芦花随风摇摆,掀起层层金黄絮浪。由于海拔已达到2140米,此处的芦苇不似低海拔地区的芦苇高大,更适于水鸟栖息,增添了别样的生气。奇特的是在芦苇海中有一条飘逸的粉蓝色水带,蜿蜒穿行于芦苇海中,把芦苇海平分成两半,山风送来远方的讯息,听着它的美丽传说,神思也不禁游离了。
行走确实是包含着力量的,没有迈开双脚丈量土地的踏实存在,就不会打开所有感官,撇去浮躁的泡沫,异常敏感的去感知自然,仿佛经历一场修行,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行走在现实与虚幻的边缘,感到人的渺小和天地万物的伟大,在走与停之间,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我们为了交响乐恢宏绚烂的场景而兴奋战抖,也为了远山即将没入黑暗消失不见的隐喻而备感失落。舍不得正视现实,舍不得正视所有的美好,甚至所有回忆中的美好,因为它们终有一天都要告别我们,掉头疾逝而去,飞掠过12点方向的地平线,也飞掠过霞光的残影,一去不复返,惟有彼时那阵激动感悟滋养着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