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所检察监督如何向信息科技借力?记者近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检察院采访时了解到,如果说以前靠着手抄腿忙、口头警告开展监所检察工作是“小米加步枪”时代,那么该院“两网一线”的应用则完全改变了过去监督滞后、数据统计难的尴尬局面,让监所检察监督赶上了科技大潮流。
2013年1月,南海区检察院率先在佛山市检察系统内完成“两网一线”建设,实现驻所检察室与南海区看守所执法信息联网、监控系统联网及与院办公系统“支线网络”相连。“有了‘两网一线’,我们的法律监督就像是配备了最强大脑,监所工作成效明显改善。”该院检察长陈国生说。
监所监督有了“细节捕捉者”
南海区检察院驻所检察室的监控系统具有可视、可存功能,可以独立对看守所内600多路监控视频及同步音频进行全面、实时监督,同时具备视频回放、设备报警和音频、视频数据储存功能,被形象地喻为监所的“细节捕捉者”。
驻所检察官能随机调看任何一间监室(审讯室)任何一个时间段的录音录像资料,动态监督看守所执法过程。“不但可以捕捉到各个监室里被羁押人员的语言和行为,有效制止和防范‘牢头狱霸’,而且可以利用它发现和查处监管场所内的责任事故及职务犯罪案件线索,让检察机关的调查由被动化为主动。”监所部门负责人介绍。
让干警们津津乐道的是,“细节捕捉者”为一起因嫌疑人羁押期间死亡导致亲属上访案件的圆满解决巧立奇功。2013年9月14日,嫌疑人李某在看守所羁押四天后死亡,家属不停地申诉上访。事故发生后,该院立即指派拥有电子技术专业特长的监所干警前往调查处理,干警们通过及时调取李某进入看守所四天以来的视频记录,加班加点对视频进行分析并标注各个时段记录,并据此核对相关证言,制作了一系列完整有效的证据。
在南海区检察院,控申科干警拿出了自李某进看守所以来的所有视频监控录像,连续播放给前来上访的李某家属看。证据成为无言的权威,充分证明了看守所管理合法合规,让李某家属心服口服。
刑罚执行监督有了“听风者”
驻所检察室还实现了与看守所执法信息系统联网。驻所检察官只要轻点鼠标,就能查询到与看守所检察业务相关的任何数据,能及时掌握死刑、职务犯罪、重大社会舆论案件犯罪嫌疑人等重点人员在内的所有在押人员的基本情况。“两网一线”也成了驻所检察室的“听风者”。
此外,看守所还与检察室建立移动终端狱情互通机制,看守所每天分时段将执法信息系统内部重点狱情动态编辑并发送短信至驻所检察室干警手机上。
2014年3月7日,在南海大道疯狂连撞16车的司机郭某被拘留进看守所。收到郭某被拘入所的执法信息短信后,驻所检察干警敏锐意识到本案案犯将作为社会舆论重点关注人物,于是提前运用监控联网做好准备。
果然,待郭某被关押后,干警通过视频监控发现其情绪失控,产生各种不配合行为。监所科长遂立即亲自前往与其谈话,告知其权利义务,及时对其进行普法教育,平复情绪。
“信息的准确、快速通报,尤其是执法信息能在手机上‘刷屏’是处理该狱情的关键。”监所干警介绍。
“支线网络”让驻所检察官告别“信息孤岛”
驻所检察室地处南海区狮山镇,远离该院本部,网络信号差,曾是“网络信息孤岛”。“支线网络”通过光纤线路,将驻所检察室与院本部一线相连,可以运用“支线网络”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使检察内网的所有资源同时为对方共享,实现远程网上办公。
“支线网络仿佛使驻所检察室瞬间成了设在院本部内的一个科室,领导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派驻检察室的远程工作指导,这有利于我们全面提升驻所检察监督质量和效率。”一位驻所检察室干警在谈及使用支线网络的感受时说。
一年多来,南海区检察院通过“两网一线”共实现对近2万人次收押人员监督管理,对看守所管教的监管行为提出纠正建议32次、纠正违规审讯和律师违规会见10余次,有效确保了监管场所的安全与稳定;审查提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306人,经提前向责任管教以及未获减刑人员了解,对其中3人提出不予减刑和缩短减刑幅度的建议获得采纳。
(朱香山 韦磊 江俊杰)
·云南省委政法委书记要求:加快实现政法各项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北京延庆法院将二维码信息技术应用于诉讼服务
·辽宁:经济普查将使用先进信息技术
·湖北高院:信息技术将审判管理推向新高度
·首届公共安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发展论坛开幕
·江苏苏州:信息技术应用助力检察工作见成效
·江苏苏州:信息技术应用助力检察工作见成效
·天津法院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司法规范化
·办案人员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造谣危害巨大
·天津高院院长:用信息技术减少人情干扰 信访投诉率下降52.79%
·最高法院举办“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讲座
·最高法院举办“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