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温州龙湾警方联手支付宝通过缜密侦查,千里追击,在海南连续奋战13昼夜,成功抓获5名利用网络实施诈骗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破获系列盗窃支付宝账户案。
警方重拳打击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这只是温州在平安创建过程中的举措之一。自从2004年7月温州市委贯彻落实省委部署,作出《关于建设平安温州的决定》以来,温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努力打造平安温州。尽管在2005-2008年连续发生了“一票否决”的平安大市“四连光”情况,但温州勇于直面问题,克难攻坚,终于成功实现了2009-2013年的平安大市“五连创”。
从“四连光”到“五连创”,得益于温州在“解疙瘩、重打击、织网络、除隐患”四个方面下的功夫。这几年来,温州衡量社会和谐稳定状况的主要指标逐年转好,刑事发案总量全面下降,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数连续9年“零增长”,人民群众的平安建设知晓率、参与率和安全感满意率不断提升。
解疙瘩———
10年来调解矛盾纠纷40多万件
近年来,温州大力推进多元化大调解体系建设,实现了全市130个乡镇(街道)、789个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建立了187个行业性调解组织,全省首个民商事纠纷行业协会调解中心也出现在温州。此外,温州还率先在鹿城、乐清等地建立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率先在瑞安、洞头、苍南等5个沿海市县建立县级海渔事纠纷调解组织。
某工地清扫工史某被发现在宿舍死亡,警方认定为自身身体原因猝死,排除他杀可能。闻讯后,死者家属到工地吵闹,向死者所在公司提出百万元赔偿要求。娄桥派出所驻所调解室首先介入该案件调解,但公司方表示不承担赔偿责任,最多出于人道主义补助一点钱,而死者家属则表示不能接受,继续到公司总部吵闹。双方矛盾一时难以化解。
面对这一情况,公安机关引导死者家属到滨江街道调委会协商。经过调解人员耐心细致、入情入理的劝导,死者家属方终于同意不再以责任赔偿索赔,而公司方也表态愿意多出抚慰金以安抚死者家属,双方签下了调解协议。一起原本很可能引发更大冲突的死亡赔偿纠纷得以化解。
记者从温州市委政法委了解到,2004年以来,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受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45.8万件,调解成功44.7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7.7%。
同时,温州市委政法委抓源头、重化解,有效化解了一大批不稳定问题。温州在全省率先出台《重大不稳定问题摸排化解工作办法》,建立动态管理平台,积极推进源头维稳工作,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认真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三改一拆”等重大事项评估。2009年以来,温州市共开展重大事项评估1093件,有效降低了热点难点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冲击。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上,温州市还成为唯一一个就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经验作典型发言的地级市。
重打击———
拳拳挥向群众关注的治安重点
面对群众密切关注的治安、民生等问题,温州警方严打击、严管控,有力提升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今年年初,温州警方接到举报,称有人在天河工业区内生产假冒电器开关,且数量较大。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立即抽调精干警力开展侦查取证,通过一个多月的排摸警方发现,在滨海园区海棠路某电器有限公司内,存在秘密生产、装搭、储存、运输假冒国际知名商标电器开关的重大违法犯罪情况。
随后,警方兵分四路,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假冒注册商标案,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李某,查缴“施耐德”、“罗格朗”等假冒国际知名商标电器成品开关30余万件,半成品10万余件,涉案价值高达2000余万元。
温州不仅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上下功夫,还在治安防范管理上动脑筋想办法。温州警方在全省率先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人、房、车”治安管理,用“e居卡”掌握流动人口活动轨迹,用智能门禁建设提升出租房治安防控能力,用射频识别技术解决电动车盗窃案件高发问题,这一系列创新做法,有力破解了基础管控难题。
目前,温州在全市重点复杂部位建立了435个公安岗亭和1782个治安联防岗亭,拥有专业巡逻队员1.2万名,群众自治巡逻队员1.7万名。与此同时,温州不断深化治安乱点整治,落实市、县级治安乱点挂牌整治,全市命案、“两抢”等侵财型案件发案数不断下降,全市治安状况全面好转。
织网络———
组建服务团队,完善综治信息网络
为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温州市建平台、优服务,着力完善基层工作网络,通过规范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将综治、公安、调解、劳保、民政、城管、环保、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集中办事,通过中心平台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130个,创建率达100%;组建服务团队1085支,志愿者队伍3744支,人数达6万多人。
同时,温州不断完善市、县、乡镇、社区四级综治信息网络,逐步将各项综治平安重点工作纳入信息平台运转,率先在全省建立落实了信息平台“日通报、周点评、月分析”常态通报制度。此外,深入推进“平安村居(社区)”、“平安乡镇(街道)”创建,积极开展群众性评选活动,培育了一大批平安建设示范点;深入推进系统创安活动,涌现出了以温州金州集团工业园为代表的一批系统创安典型。
温州还抓住部省共建温州民政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机遇,率先在全国实现市、县、乡镇、社区四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全覆盖和市、县两级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全覆盖。全市现有社会组织服务平台986家,社会组织6731家,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除隐患———
三项指标连续9年“零增长”
面对安全事故隐患量多面广的问题,温州抓排查、重整治,有效实现了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形势的持续好转。
温州以瓯海区“8·5”铝粉尘爆炸事故为教训,抱着铁的决心,强化安全整治和环境治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去年全市实现了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连续9年“零增长”。
今年4月4日,龙湾区安监局接到消息,称位于蓝田标准厂房区的一家鞋材厂对厂房私自分割,将一楼厂房分割成两层,厂房功能发生改变。该局迅速派出执法人员会同属地管理人员到现场查看,发现情况基本属实,且厂房内堆放了大量危险化学品,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当天下午,龙湾区安监分局联合海滨街道安监中队、区公安分局海滨派出所等部门对该厂予以强制断电停产。
同时,温州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实行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责任追究制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强化监管责任。温州市公安局率先挂牌成立了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据了解,2006年以来,温州共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单位3.2万家,查处食品违法行为2.6万件,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去年,省公安厅专门在温州召开现场会,推广打击食药犯罪的经验做法。
此外,为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温州还全力开展“五水共治”,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