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艳
师范教育系毕业的我深知因材施教的道理,对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很少关注。曾翻阅过几本,大都是口号式的东西,不是强调孩子本身是多么的优秀,就是突出父母是多么的睿智。看后,给人的感觉要么是自叹不如,要么是恨铁不成钢。因此,对此类书籍大都是敬而远之。
可有一本书却改变了我的看法,这就是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作者将16岁女儿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其中有突然识字的惊喜、有迷恋流行歌曲的焦虑、有培养阅读的欣慰、有战胜困难的感动……从书中,我们读到的不是一位教育专家的说教,也不是一位天资聪慧孩子的过人之处,而是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正如此书序言中所说,一个有心的小伙夫可以成为一名高级厨师,一个有心的妈妈也可以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哪个孩子不需要有教育素养的父母呢?如今,社会上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家长对孩子用心了,但用得不是地方,主要以管教为主,儿童所体会的多是强制力,而不是教育。而这本书让我们看到的是,面对孩子时如何“有心”,教育孩子时如何“无痕”。
有心而无痕,多么有哲理的一句话。教育孩子如此,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更是如此。凡事用心对待,但无需过分苛求。书中更明确提出孩子品格中比黄金珍贵的是——实事求是,朴素的四个字,常常叫人淡忘,却是人生中无时无刻不能离开的东西。这四个字朴实无华,却给人以最好的保护;极尽平淡,却给人带来光彩。这四个字何尝不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坚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