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追记温州市公安局民警陈旭

2014-05-06 15:36: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4月2日20时许,年仅39岁的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民警陈旭走了。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与癌症抗争了近两年后,永远闭上了双眼。

“有一种坚持叫煎熬,熬过去就胜利了。我要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因为舍不得我热爱的公安事业。”这是陈旭最后一次更新的微博签名。

4月21日,浙江省公安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暨“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迅速掀起向陈旭学习的热潮。

“他用17年的时间,干了37年的活”

1997年,陈旭到温州市公安局工作。17年来,他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7次,多次被评为温州市优秀人民警察、温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他先后参与侦破各类重大案件230余起,让200名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严惩,并缴获毒品200千克、毒资500万元、假币800余万元及大量假发票,为国家挽回数亿元经济损失。

“我从事的是一份高智能、高技术、高强度的工作,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必须有百折不挠的韧劲。”这句话,陈旭经常挂在嘴边。他的直接领导介绍说,陈旭是队里办案最多的人,他经手的案子几乎占到全队的一半。他也是单位里加班最多的人,数年来累计加班4万多小时。他的同事说,陈旭用17年的时间,干了相当于37年的活。

得知病情当晚,他加班完成了手头所有工作

2012年10月,陈旭被确诊患上口腔黏膜鳞癌。检查结果是妻子小吴代拿的。诊断结论很长,小吴却只看到一个“癌”字。

知道结果的当晚,陈旭没有回家,在办公室坐了3个多小时。但他也仅仅发呆了这3个小时。当晚,他加班完成手头所有未完成的事情。

2012年10月24日,陈旭在上海做了第一次手术。这次手术中,他的口腔左侧上下排牙齿被拔除,伤口也进行了皮肤移植。术后近两个月,他只能靠鼻饲管进食。

即便这样,陈旭还对工作念念不忘。为了与同事们交流,他组建了一个微信群。治疗休养期间,他经常用微信和大家讨论工作,关注案件的进展。

“他的病极罕见,但有这样意志的病人更罕见”

去年7月,陈旭的主治医生通知他,他的肺部有阴影需马上复查。可那时陈旭正在山区指挥抓捕一名命案在逃人员。等他复查时,已是近半个月以后。复查的结果显示癌细胞已经扩散,必须进行第二次手术。

在这次长达10多个小时的手术中,医生切除了他整个下颌骨及相关组织。术后,陈旭的口腔不能闭合、不能说话、不能用嘴进食。近半年时间,陈旭做了7次化疗,病情却急剧恶化,全身器官功能严重衰退,下肢瘫痪。

“他拒绝一切麻醉药物。”温州中医院医生金宝忠告诉记者,“陈旭的病极罕见,但有这样意志的病人更罕见。”

“他太想回到工作岗位了,担心麻药会对身体造成影响。”陈旭的妻子小吴说。看病花费很大,但他拒绝接受同事们的捐款。小吴也支持他的决定,这么多年,她早已习惯丈夫的脾气。

乐观、坚强的态度依然没能留下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

4月2日晚,陈旭离开了他最爱的工作和战友。“从此,我们少了一位亲密战友,公安战线少了一位铮铮汉子。”论坛里,陈旭生前好友写下了这段留言。(记者 谢 佳 通讯员 潘林昶)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