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庭审”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法院“公民司法体验基地”拉开帷幕。参与“庭审”的,有学生,有市民,还有游客。几乎每个周一到周五,这样的场景都会一遍遍上演。这个由鼓浪屿人民法院旧址改造的体验基地,成为一个生动的普法窗口。模拟庭审、3D司法体验、司法展示长廊、巨幕电影……新颖、多样的司法体验,让人目不暇接。
目前,厦门市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进程,着力构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厦门”工作格局,“‘体验基地’有助于深化法制宣传、推进法治实践,为厦门市法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厦门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体验基地选址鼓浪屿,也有特殊的含义——鼓浪屿素有法治传统,琴岛之美,不仅在景,更在于人;培养健全的法治意识,塑造鼓浪屿“人之美”,也是鼓浪屿整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模拟法庭
庭审也能有情景体验
刚到“公民司法体验基地”,记者碰巧就遇上了一场“模拟庭审”。随着“审判长”的一声法槌,穿起法袍、制服的游客角色扮演法官、检察官、辩护人,唇枪舌剑间,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这个以亲身体验为内容的“模拟法庭”,不定期向市民、游客开放。通过邀请社区居民、学生、游客等扮演审判人员、辩护人、公诉人等角色,参与“庭审”,目的是让市民在参与、观摩现行庭审的过程中,全方位了解当今的司法制度。
“第一次在逼近真实的场合里参加法院的模拟庭审,感觉我们的司法流程跟电视剧里演的不大一样,挺有趣的。”游客小钱直呼自己开了眼界。
司法体验基地的另一侧,一场以“品法”为主题的视频纪录片刚放映完。这段视频通过巨幕电影展现在游客面前,回顾了中国4000多年的司法历史,重现了从古代皋陶“画地为牢”到现今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每一个激情澎湃的重大司法事件。
2
法槌模型
上半部设计成司法神兽
基地门口,则树立着“中国大陆第一槌”的模型。“槌头上部设计成独角兽头(獬豸)的形状,取意于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讲解员介绍,法槌上半部分是獬豸(xièzhì),而下半部分则是圆柱形状,槌柄上则雕刻麦穗和齿轮,设计相当精美。
“思明区法院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敲响法槌的法院。我们在此树立法槌,希望加深游客、居民对司法工作的理解。我们还通过声、光、电的结合,设置诸多的司法体验项目,在市民的体验、参观中,增强司法的亲和力。”思明区法院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在现场,记者还目睹了一场“3D司法体验”。坐在审判席上,体验者俨然成了“包青天”,王朝、马汉站在后方,而“陈世美”则跪在堂下听审——正是通过3D取像功能和三维虚拟成像技术,让体验者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审判场景,体验者只需竖起手中的法槌,便能体验判案的全过程。据工作人员介绍,该体验项目除了精选“包公铡美案”外,还包括“美国辛普森案”等古今中外著名的庭审。
3
“司法馆家”
用来调解居民纠纷
“3D司法体验”意犹未尽,耳边却传来一阵吵闹声:“虽然我租了你的房子,但是我本意要开家庭旅馆,你又不同意我装修,我怎么做生意?”循着声音找去,记者发现在基地的后侧,法院工作人员和家庭旅馆商家协会调解员正在调解案件。
以体验参观为主题的“公民司法体验基地”,为什么还是个调解的场所?正在调解的江法官回答了疑问。原来,以基地为基点,思明区法院还与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合作,在此开设“司法馆家”工作室,以便解决辖区内的居民纠纷。该工作室还邀请了多位“人民调解员”,他们都是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成员,自愿为解决辖区纠纷贡献力量。
“在这个司法体验基地里,不仅可玩,还能实际解决问题。”自愿当“人民调解员”的鼓浪屿家庭旅馆经营者黄阿伯说,在这里,居民的纠纷基本都能自我消化掉。此时,基地变身“和事佬”,为鼓浪屿居民提供了一个定纷止争的好场所。
【原声】
思明区委书记游文昌:
“法治思明”
是美丽厦门重要内涵
“公民司法体验基地”是厦门思明区法院着重打造的司法品牌。鼓浪屿既是社区也是景区,在鼓浪屿上建立基地有利于提升影响力。这种互动司法体验的普法方式不仅让民众进一步了解司法工作,满足居民游客对法院司法公开的需求,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动了群众参与,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了法治意识,“美丽厦门”不仅是打造优美人居环境,更要弘扬法治理念。“公民司法体验基地”主旨与“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的含义不谋而合。
【提醒】
工作日开放
免费体验司法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参与“模拟法庭”,还是亲自体验3D的审判过程,都是完全免费开放的,每周一至周五,游客可以全天自行游览。不过,相关负责人表示,若想更好体验司法基地带来的法治“盛宴”,可组团前往,只要提前一天致电预约即可。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9:00-17:00
预约电话:0592-206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