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骆云莲:发展好“悬崖上的村庄”

2014-05-05 14:52: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党支部书记 骆云莲

骆云莲(中)在全国两会分组讨论会上

骆云莲在调研中与群众交谈

  检察印象

  ■几年来,雅安市、汉源县两级检察机关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汉源县检察院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了检察干警全面正确履行检察职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检察队伍的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有了更大提升。

  ■汉源县检察院通过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保障党的政策在农村执行不走样,真正惠及老百姓,这方面做得很好。

  人物档案

  骆云莲,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至2010年均被评为永利彝族乡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至2013年均被评为汉源县优秀共产党员和汉源县优秀支部书记。

  代表声音

  ◎“人大代表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要反映群众的需求和呼声,为老百姓服务。”

  ◎“村民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古路村的条件不如山下,作为村里的当家人,不拼命不行。”

  ◎“国家应继续加大对大中型水利工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投入力度,拓宽后期扶持资金渠道,扶持工业、农业、劳务经济、民生工程等发展。”

  ◎“检察机关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多到乡下开展法制宣传,让老百姓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她是一名平凡的彝家妇女,2006年被选为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妇女主任,同时担任两个村小组组长。2010年,她在古路村换届选举中全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从此,她的人生便与当地百姓致富奔小康的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她就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骆云莲。

  建言献策,关注农村问题

  自2012年3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骆云莲觉得肩上的责任重了。“这是一份荣誉,也是一种压力,我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胜任不了。”因此,她非常注重加强自身学习,经常读书、看报,关注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特别是关于农村的政策。“人大代表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要反映群众的需求和呼声,为老百姓服务。”一年来,她时常出去走访、调研,及时将自己的感悟、体会记在笔记本上,以备在全国人代会上为国家研究、制定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建言献策,反映基层群众的诉求。

  骆云莲最关心的是农村问题。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她提交了“关于粮食直补的兑付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还因此组织人员赴成都,与骆云莲等全国人大代表开展座谈,就改善粮食直补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沟通。骆云莲建议增加粮食直补补贴,并且直接补给种粮食的农民。她说:“农民也在积极创新,比如开发污染小、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这些农产品的产量比较低,但是在市场上的价格却和那些用化肥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价格差不多,农民没有获得更多收益,种植的热情也就越来越低了。所以,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增加相关的补贴,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骆云莲提出了《关于完善水电开发资源补偿机制给予雅安库区电力扶持的建议》、《关于建立边销茶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建议》、《关于促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关于提高雅安市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的建议》等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库区发展的建议,均引起良好反响,水利部、雅安市政府也已向她回复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心系百姓,推动古路村发展

  讲到村里的事情,骆云莲总是侃侃而谈。去年全国两会上,不会讲普通话的她,用纯正的汉源话给时任总理温家宝讲述了古路村的生产生活以及新农村建设情况。“我们村与乐山、凉山交界,村民们轻易不敢接电话,因为一接就是长途加漫游。”她的一番话逗乐了全场。不久,中国移动公司便解决了当地通讯不便的问题。

  古路村坐落在大渡河中游左岸的悬崖峭壁上,因此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目前,到古路村的唯一通道就是在绝壁山间开凿出的一条骡马道。骆云莲说,古路村的山上长了很多李子,在县城能卖10多元一斤,但是运不下来,只能烂在地里。今年,43户灾后重建的材料全是靠骡马运上去的,一包20元左右的水泥运到工地,成本就达50元,钢筋的工价达到一斤一元,背一张门上去,工价要100元。“发展交通是古路人的期盼和梦想。”骆云莲对此深有体会。在基层调研和走访的基础上,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提高雅安市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的建议》,建议缩小区域间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差距,提高雅安市山区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提高群众收入。

  今年的两会闭幕后,骆云莲一刻也没有耽搁。“家里事情很多,我要赶紧把李克强总理提到的政策带回村里。”她对李克强总理提到的“三个1亿人”的问题十分感兴趣,对此也有自己的理解。

  “我很关注民生基础设施方面的改革,只要有好的政策就能带动村里的发展,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很多支持边远山区发展的政策,这对于我们农村代表而言是很大的鼓舞。只要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了,就可以带着村民发展产业致富了。”骆云莲面带微笑说。

  早在2011年初,骆云莲就有了大力发展种植业的念头。当时,她独自一人到绵阳市联系苗圃,把村里的土地转包,改种良种核桃,这一做法得到了汉源县政府的大力支持。2012年春季,汉源县政府出钱购买核桃树苗、花椒树苗,交给老百姓栽种。为了提高村民发展经济果林的积极性,骆云莲带着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发动,还要求村组干部带头发展产业。由于骆云莲已经搬到了山下的长河坝,走一个来回需要六七个小时,十分不便,她便搬回山上的老屋暂住,每天和村民一起上山栽种核桃、花椒,负责技术指导。“村民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古路村的条件不如山下,作为村里的当家人,压力很大,不拼命不行。”骆云莲说。截至目前,全村新栽种核桃1400多亩,全村以核桃和花椒为主的经济果林种植面积达到5000余亩。

  今年,骆云莲还打算争取资金,硬化最后5.8公里骡马道及联户路,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对村落按彝家风格进行风貌塑造,在骡马道视线好、有条件的地方修建几座观景台,动员条件成熟的村民发展农家乐,吸引更多的“驴友”到古路村观赏大峡谷风光。骆云莲说:“三年之后,村里的核桃、花椒就要挂果了,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全村人均增收1.5万元肯定不成问题。”

  关注司法公正,寄语检察机关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骆云莲经常应邀参加雅安市、汉源县两级检察院的代表委员联络会、“检察开放日”、工作情况通报会等活动,并定期收到《检察日报》和检察机关通过手机彩信发出的联络专刊。骆云莲告诉本报记者:“这些使我对检察工作还是比较了解的。”

  “我当代表以来,了解到汉源县检察院在公正司法这条主线上做得很好。”骆云莲说,“检察机关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多到乡下开展法制宣传,让老百姓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她对汉源县检察院将难懂的法律罪名编成情景剧演给群众看的方式非常赞赏。“很多老百姓文化水平不高,你用文字给他讲解法律他们不懂,但是编成情景剧演出来,就通俗易懂了,而且印象深刻。”自从当上村支书后,她就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自学了很多法律知识,并且为当地老百姓义务解决法律问题。她所在的古路村至今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骆云莲说,汉源县先后经历了十万移民、“5·12”汶川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当前正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库区后续移民、经济社会发展“三线作战”,因此,当地检察院承担的维稳压力非常大,案多人少的矛盾特别突出,办案强度大、难度大,压力也大,需要群众理解和上级关心。

  她也对检察工作提出了希望,一是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二是深化检务公开,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促进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提高检察官素质和执法水平;三是加强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通过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保障党的政策在农村执行不走样,真正惠及老百姓。

  (柳丽娅 代竞 刘德华)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