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出台《关于加强判后答疑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加强全省法院判后答疑工作,深化司法为民,提升司法公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意见》明确了判后答疑内容、方式及实际效果等16条意见。判后答疑内容主要针对当事人对法院裁判提出的疑问,以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为依据,以法理和情理相结合的方法,对裁判理由作出通俗易懂的解释,最大限度地消除当事人的疑惑。判后答疑方式应由案件承办法官和书记员共同进行,答疑时应语气平和,用词通俗,针对当事人提出的疑问作耐心细致解答,不得态度生硬、敷衍应付。各类裁判文书应首先向诉讼主张未得到支持的一方当事人送达。双方当事人的诉讼主张均未得到全部支持的案件,应首先向可能对裁判结果提出异议的一方当事人送达,或同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送达裁判文书,应当面送达案件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并填写送达回证,当面送达裁判文书确有困难的,应采取诉讼法规定的其它方式送达。送达一审案件判决书时,要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同时询问当事人是否提起上诉,对于拟提起上诉的当事人,要结合当事人的上诉理由做好服判息诉工作;送达二审案件判决书或裁定书时,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答疑工作,努力消除当事人的疑虑,使之理解并接受法院终审裁判结果。在承办法官答疑后当事人仍不理解、不接受裁判结果的,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视情况由审判长或庭长接待答疑,对当事人提出的不属于法院主管范围的事项,应释明其权利救济的途径。
《意见》还明确了答疑工作不应仅仅局限在判后阶段,在审判的各个环节也应做好辨法析理工作,对当事人提出的实体处理和程序适用等疑问充分释明。审判长、副庭长、庭长、主管院长应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并对答疑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严怡娜)
·辽宁高院发布首批参考性案例
·辽宁沈阳开发区法院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辽宁高院送法“进社区”
·[视频]辽宁沈阳整治交通不文明行为
·辽宁高院发布第一批8个参考性案例
·[视频]辽宁沈阳公安局微信上线
·[视频]辽宁沈阳公安局微信上线
·辽宁:调解新思路的两个地方样本
·辽宁丹东:围绕服务大局创新职务犯罪预防
·辽宁锦州市委政法委召开机关作风百日整治行动检查整改会议
·辽宁盘锦市召开年度铁路护路联防工作会议
·辽宁出新规严控会议规模费用地点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