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20多分钟,便有了免费的律师,太感谢了!”4月22日,衡阳市民胡伟生来到位于长丰大道的衡阳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经过审核,胡伟生符合援助条件,中心立即指派南舫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昕珂为他免费代理诉讼。
近年来,衡阳市法律工作者强化“为民”、“务实”服务理念,深入基层,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2012年开始,启动“律师进社区”、“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224名执业律师分别与全市224个社区签订了“一对一”免费法律服务协议,包括律师在内的500名法律工作者结对服务500个法治示范村。目前,全市已建立起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4级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每个乡镇(街道)有法律援助站,村(社区)有联络点。城区还设了13个法律援助便民窗口,构建起法律援助“半小时工作圈”,零距离服务老百姓。
法律援助既让老百姓打得起“官司”,也方便打“官司”。雁峰区居民伍康湘是一家私营水厂的职工,因丈夫患癌症而请假照顾他,水厂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将其解聘。伍康湘在丈夫去世后,带着小孩靠低保度日。在区法律援助中心帮助下,伍康湘将水厂告上法院,最终获赔4万余元。据统计,近两年,衡阳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639件,接待咨询1.3万多人次,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总量居全省第二。去年,该市法律援助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