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首发 信用卡诈骗占金融犯罪案87.3%
2013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共审查起诉金融犯罪案件1411件1609人,信用卡诈骗罪占全部金融犯罪案件87.3%。尽管总量比往年下降,但涉及理财产品、电子交易等新类型案件频发。市检察院首次面向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日前发布《2013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对金融机构、社会公众发出风险提示。数据显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查出犯罪带来发现难、查证难、认定难这三难。
市检察院金融检察处处长肖凯说,网上交易使金融交易更加便捷,然而也存在交易主体的虚拟身份难以核实、消费者信息保护不严、金融交易监管缺失等风险。案件发现难,借助网络实施的金融犯罪作案手段较为隐蔽,又具有较大迷惑性,往往要等到实际损害后果发生才能被发现;案件查证难,网络犯罪多为异地作案、匿名作案,电子证据又极易毁损、流逝,案件发生后,在犯罪嫌疑人身份确定、抓捕,以及收集与固定证据等方面的难度和投入的司法成本均远高于其他案件。
检察官还指出,由于跨行业、跨领域金融业务存在监管空白,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使得一些金融犯罪查处难。一些案件中的银行工作人员往往夸大或变相夸大收益、淡化甚至隐瞒风险、混淆保险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但由于监管缺位,这种行为不仅未得到遏制,反而会因为金融消费者对银行的信任而不断扩散。
针对这些问题,市检察院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金融违法的执法力度和对严重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减少风险传递;健全金融监管部门之间、金融机构之间、金融监管部门与司法机关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完善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和员工教育机制,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等等。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保障问题初探
·上海发布2013年度金融检察白皮书
·上海自贸区司法论坛在沪召开
·上海一中院公布涉自贸区案件审判指引
·上海警方水空联战 破获特大非法经营柴油案
·上海:持"律师一卡通"可获系统"身份认证"
·上海:持"律师一卡通"可获系统"身份认证"
·上海高院举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题发布会
·上海“律师一卡通”绿色通道开通运行
·上海:“律师一卡通”开通运行
·上海一审宣判首例“伪基站”案
·上海拟立法整治非法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