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地铁单日客流量再刷新高,达到1077.8万人次,并连续四天突破千万人次客流大关,春节以来,地铁平均单日客流量更是超过900万人次……北京地铁当之无愧成为世界最忙地铁。
为确保轨道交通安全,北京警方于2013年3月全面启动轨道交通地上地下一体化机制。该机制运行一年来,北京警方共出动警力15万人次参与轨道交通高峰期间秩序维护,在站口外盘查核录27万人次,有效应对轨道交通各类突发情况50余起,部分区县分局辖区地铁车站周边110警情下降一半以上。
警力紧张探索上下联动
4月19日上午7时,天安门派出所警区建国门地铁站警长张弓已经在警务室内对值班、副班人员点名。不出意外,这是他们一天中唯一能见到阳光的时刻,再回地面时已经是一天的结束。
7时15分,建国门地铁站,张弓紧紧盯着每一名通过安检的人员,多年的工作让他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随时准备排查可疑人物。
据了解,每天早晚高峰时,建国门地铁站都会保证每个出口处配有一名民警站岗,随时观察进出站情况。但随着地铁线路的增加,警力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为缓解压力,公交总队要求机关200名警力全部下沉至基层一线,每天早晚高峰至少保证50人参与巡逻执勤。2013年3月,北京警方又启用了“地上地下一体化警务”机制,进一步将警力盘活。
据北京公交总队副总队长陈晓力介绍,地上地下一体化机制就是与地面上的分局、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每天早晚高峰,地面派出所会派出力量参与地下执勤工作,便于对轨道交通工作的了解,为处理突发事件做足准备。
从2013年3月开始,每天早晚高峰,与轨道交通民警一起执勤的人员中,就多了地上警力的部署。半年后,这样的工作模式迎来一次“大考”。
去年9月16日6时20分,地铁4号线因信号故障,全线35个车站运营均受到影响,此时,距离早高峰仅有30分钟时间。北京市公安局立即通过电台调度海淀、朝阳等分局警力到轨道交通站外执勤维护秩序,由公交总队协调公交集团增加公交车解决乘客出行,同时将站台内乘客逐渐向外疏散。经多方努力,确保了故障期间未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问题。
警情下降乱点秩序好转
“维护地铁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地铁客流量较大,且环境相对密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陈晓力介绍说,一体化机制可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地上警力能及时赶到并作出准确判断。
除了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公交总队还会同属地分局不间断地开展联合整治,一年来在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共查处黑车5000余辆、扰序治安案件两万余起,地铁站外秩序持续好转。
周边秩序的好转使得一些区域性治安乱点也得到有效解决。其中,昌平分局辖区地铁车站周边110警情下降64.5%,治安警情下降50%,去年下半年刑事警情更是实现“零接报”;朝阳分局辖区地铁车站周边扒窃类警情下降24.3%;房山分局辖区地铁车站周边盗窃自行车及街头扒窃警情下降80%。
不仅如此,部分单位还结合职能和辖区实际,围绕解决站外秩序问题,从源头入手,主动积极采取长效性措施。如公安交通管理局针对地铁三元桥站等地区站外通行问题,增设人行便道和隔离护栏3000余米,新增出租车停车位870余个,有效解决了交通拥堵和黑车等问题。
“今年北京还将新增4条地铁线路,我们将在落实地上地下一体化警务机制的基础上,发挥文职辅警的职能作用,将警力优化配置,做到职能最大发挥,多种力量共同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陈晓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