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中奖、售楼、赌博、理财、发票、诈骗……内容五花八门的垃圾短信,令人痛恨。一项2013年度垃圾短信报告显示,仅去年一年,中国手机用户收到的垃圾短信总共超过2000亿条,而伪基站则是这些垃圾短信的重要幕后推手。
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犯罪涉及地域大、范围广、涉案人员多,已经形成错综复杂的犯罪网络,使得查处此类案件难度很大。据《法制日报》记者了解,从4月18日开始,广东省广州市警方与移动公司常态化联手,共同打击此类犯罪:移动公司利用设备查看后台数据,只要发现有异常,第一时间将收集到的情报通知警方,共同追捕使用伪基站的犯罪分子;广州警方则在4个分局进行部署,采取联合行动,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打击,在街面搜索嫌疑人。
运营商用户都“很受伤”
2013年6月开始,广州移动公司遇到一些麻烦:一方面,客户投诉大量增加,而且集中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手机明明显示信号强度是满格,却发不了短信打不了电话,却还会收到一些广告之类的骚扰短信;另一方面,移动公司的后台数据也监测到一些异常数据,不在正常基站提供的范围之内。
通过分析,广州移动公司发现,始作俑者正是伪基站。这些由不法分子非法组装、生产的“三无”产品,能够以其为中心、搜取数百米至几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手机信息,并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此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将用户手机信号强制连接到设备上,直接导致手机用户无法连接到公用电信网络,最终影响手机用户的正常使用,严重影响公共通讯秩序。
“去年我们曾主动找到公安机关,但是当时由于法律适用不明确,即便是抓了人也定不了罪,都不了了之。”谈及当时的被动,广东移动广州分公司安保部门一位负责人很是无奈。
四部门发文令打击有据
游走于法律边缘,让使用伪基站的不法分子更加肆无忌惮。移动方面提供的一组受伪基站影响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5日,最高峰时,广州市共有853个小区、748613名移动客户受影响。
严峻的情势很快发生根本转变。公安部、工信部等9部门今年在全国部署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设备违法犯罪活动。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联合出台《关于依法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的意见》,明确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违法犯罪行为,可依法以非法经营罪、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虚假广告罪等8项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有了这些规定,打击伪基站犯罪就于法有据了,我们非常愿意配合警方打击这种违法犯罪行为。”广州移动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为此专门设立对口联络专员,并购置专门设备。
警方移动联手如虎添翼
4月20日15时,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的会议室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此次集中专项治理行动之际接到电话,15分钟前,警方在移动公司配合下,追踪10多公里,将正在非法利用伪基站发送违规广告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
据天河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五中队副中队长宋恒宇介绍,两天内,广州发现的4起案件中,天河区就占两起。其中一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为姚姓姐弟,都30多岁。据姐姐交代,自己在某地产网站看到有新楼盘发售,就主动找到房地产公司,声称可以代发短信,之后,双方通过电话、网络方式等方式联系。3天后达成协议,发一天短信收费11000元,两天收费22000元,最终通过网络发送PDF文件“短信代发客户确认单”。
宋恒宇告诉记者,地产公司每天都会派人上车监督,具体行车路线和发放地点都由地产公司决定。案发当时,弟弟正驾驶一部红色微型面包车,副驾驶位置上则是该房地产公司一名姓何的员工。姐姐负责操作伪基站发送短信,设备是姐姐在网上花16000元买的。
将切断伪基站资金源头
据介绍,以往,使用伪基站发送违法短信的不法分子,往往租用一些固定场所,如宾馆或者临时出租屋等。慢慢地,为了扩大发送范围和逃避警方打击,他们将伪基站放置在汽车内,驾车在路上缓慢行驶,或者将车停放在城市商圈、闹市区、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发送广告短信。
针对这一新态势,广州市警方在4个分局进行部署,采取集中联合行动,每天全市出动30多名一线行动人员,集中力量和资源在街面搜索。
广东省公安厅网络警察总队总工程师郭宏伟表示,警方将加大对伪基站生产源头的追查和打击,要一查到底,端窝点,铲源头,力争打掉更多生产伪基站窝点。要从伪基站的销售渠道入手,进一步追查其销售目的地,开展打击行动。充分利用与移动公司相互配合的平台开展街面打击,提高街面打击防控力度和效率。
“下一步,我们还要追查委托发送垃圾短信的公司单位等,从资金来源上切断犯罪源头,遏制利用伪基站犯罪的空间。”郭宏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