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法制故事

艾明波:从生活的故乡到灵魂的故乡

2014-04-25 08:51: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艾明波

我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生活的故乡,一个是灵魂的故乡。生活的故乡在偏僻农村,灵魂的故乡在警营深处。

当我从生活的故乡出发,经过田垄趟出诗意的大地,走向前方时,分明感到耳畔有一种声音,漫过高高低低的草树篱笆,穿过纷纷杂杂的尘俗雾霭,向我热情地呼唤。我沿着这声音走去,走进了另一个故乡。于是,我长久地伫立,向由“车轮、麦穗、松枝、红旗”以及“青春、热血、忠诚、豪迈”垒成的高地,顶礼膜拜。

大学毕业时,老师告诉我有两个选择:一是到警察学校教书,一是到其他中专任职。我不假思索——警校!

或许是早有暗合,当我以“青年诗人”的身份走进警察队伍之前,就曾写过公安题材的诗歌,虽然那时我不知如火如荼的警营就是我心灵的归宿。无论是当警校教师,当《警官》杂志编辑,还是从事公安宣传工作,个体的创作一直紧扣警营跳动的脉搏。这需要专心的关注、切肤的感受与真情的解读。于是,那些关于忠诚、关于奉献、关于大爱与怜悯、关于热血与激情以及寂寞、悲壮、煎熬、凄冷等的人和事,都融入了我的笔端。文学前辈说:“稻子成熟的时候,它把头朝向大地,作家成熟的时候,他把心朝向生活。”的确,文学的精神总是体现人的生存状态、人生的价值和普世道德。我不追求个人的辞采华茂,要的是警营整体的亮点纷呈。

在文学创作中,能把集体使命与个体生命如此完美地结合,这是我们的幸运。公安宣传工作不仅赋予我们书写警营的责任,也使我们得到了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正是火热的公安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精细的创作天地。因为,每一位战友走过的路径乃至他们获得的鲜花以及面对的孤独,都有一个不为人知且又是我们极想触摸的世界。我一直相信,红绿灯是有情感的,斑马线是有呼吸的,微笑是有温度的,忠诚是有颜色的。无论是刀光剑影,还是百转柔肠,都体现了这个群体的集体价值、荣誉与追求。而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必须体味的。

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我奔走于大地,从“青春美文”到公安歌者,我的生命有了厚重的理由。从开始关注本地的公安万象,到有了公安部搭建的全国平台,我狭窄的审视变为整体的解读,这让我的视界更开阔、更博大,思考也更深入、更细致。

我认为自己是诗的孩子,也许在某一天,你看到了我的泪水,请不要以为那是一个孩子在撒娇,而是一种感动。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