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生
随着时间流逝,有些事轻易就会被忘记,而有些却被深深地烙在了心里,每每回忆,历历在目。
2014年1月21日16时12分,辖区发生一起绑架人质案件,据先期出警民警汇报:“嫌疑人情绪激动,情况十分危急。”警车风驰电掣般行驶在路上,局长、政委在车上研究着各种对策,我们都在一边屏住呼吸,认真听着。
现场位于小山村的一个农户院内,整个院子坐北朝南,四周都是房屋,嫌疑人和被绑架的8岁孩子就在正房西侧屋内,房门紧闭。根据前期搜集的信息,大家迅速确定了“务必保证人质安全,择机进行解救”的总目标后,各部门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展开工作。
“小伙子,我是咱县公安局的,你有什么事和我谈谈,咱们有什么事慢慢解决……”在刑侦一线工作过多年的政委首先开口。“谁叫他破坏我的家庭,我今天也不想活了……”犯罪嫌疑人情绪依然非常激动,绑架人质的同时,他还打开了屋内的煤气罐,情况更加危急。谈判组成员竭尽全力稳定着嫌疑人情绪的同时,其他各种方案也在紧锣密鼓研究中。
挂着照相机、扛着摄像机准备投入工作的我突然被一个人悄悄地拉到人群后。“注意观察,再择机拍摄,现在最关键的是救人!”回头一看是局长,我赶紧闪到一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受害人家属及围观的群众急了,被绑架人质的奶奶号啕大哭起来,人群里也传出“到底行不行啊?光在这里干耗着”的风凉话。面对着当事人和群众的质疑,局长要求全体民警不要受外界因素影响,一定要顶住压力,树立必胜的信念,尽最大努力保护人质安全,尽最大可能稳定当事人情绪。与此同时,在另一所院落里,武警同公安特警也已经过数次演练,做好了击毙犯罪嫌疑人、解救人质的准备。
就在狙击手做好准备的同时,谈判组向指挥部汇报“嫌疑人的情绪有所转变,渐趋平静”。指挥部立即指示,加大攻心教育,争取最圆满的结果。
22时30分,在谈判组两名民警的耐心劝说、政策攻心、法制教育下,嫌疑人终于主动放开人质,扔掉作案工具,走出室外,被绑架的孩子被成功解救。这一刻,周围只有感激的话语和热烈的掌声。
深夜静悄悄,围观的人群早已散去,仍然在现场工作的公安民警又商议:“这个娃娃受到这样的惊吓,心理上肯定有阴影了……”
1月22日一大早,政委和两名民警心理咨询师一起来到被解救的孩子家中,为他进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