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记者:在提及“总体国家安全观”时,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怎么理解这样的描述?
刘跃进: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还提到一句话:“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这两段话充分论证了国民安全在整体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核心性、目的性和主体性,结合起来看,这在事实上确定了一种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民本国家安全观”。
由于只有国民安全才是一切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目的,那么无论是政治安全和政治安全活动、经济安全和经济安全活动,还是军事安全和军事安全活动、文化安全和文化安全活动、社会安全和社会安全活动以及国际安全和国际安全活动,相对于国民安全来说,都不具有宗旨性和目的性地位,都不过是实现国民安全这一根本宗旨和根本目的的不同措施和不同手段罢了。
记者:如果这么理解,剩下四句话的重要性该怎么理解?
刘跃进:“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是说政治安全和政治安全活动是实现国家安全特别是国民安全的根本性措施和根本性手段;“以经济安全为基础”,是说经济安全和经济安全活动是实现国家安全及其核心内容国民安全的基础性措施和基础性手段;“以军事、文化和社会安全为保障”,是说军事安全和军事安全活动、文化安全和文化安全活动、社会安全和社会安全活动,都是实现国家安全特别是国民安全的保障性措施和保障性手段;“以国际安全为依托”,则把国际安全和国际安全活动看作是实现国家安全及国民安全的一种外部依托。
事实上,它们在国家安全体系中都占有自己独特的重要地位。但是,它们无论多么重要,也没有国民安全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