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4月18日召开的浙江省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去年我省“扫毒害保平安”严打整治行动总体绩效列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在控吸毒人员已突破16万人,全省禁毒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为此,我省接下来将完善毒品治理体系,强化落实禁毒工作责任,重大涉毒案件还将追究当地政府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省禁毒委工作人员介绍说,受国内大趋势影响,当前我省吸毒人群呈现持续扩大态势。截至去年底,全省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突破16万人,其中温州5.56万人、宁波3.57万人、杭州2.17万人、台州1.82万人,位居全省前四位。与此相对应的是,我省对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去年,我省开展了“扫毒害保平安”、“肃毒害创平安”两个禁毒百日攻坚会战,全年共破获涉毒犯罪案件8650起,抓获嫌疑人1.1万人,缴获各类毒品225.6千克,与上年同比分别上升85.1%、61.4%、2.9%。其中“扫毒害保平安”严打整治行动总体绩效列全国第一。
近年来,合成毒品滥用蔓延速度较快,已成为我省毒品犯罪的一大特征。而且合成毒品不断更新“成分”与“身份”,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为了从源头上杜绝制毒,我省将进一步加强易制毒化学品行业协会建设和企业等级化管理,防止各类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流入非法渠道。我省毒品犯罪的另一个特点是通过物流寄递运毒情况突出,外来贩毒、特殊人群贩毒、涉枪毒品犯罪日益加剧。为此,我省将加强“海陆空邮”四位一体的堵源截流机制建设,全面开展邮政快递实名制工作,加快完成快递行业信息化建设,拒毒防毒于省外境外。
省禁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省将完善毒品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全警缉毒机制,打、防、管、控同步发力。继续实施重大毒品案件挂牌督办制度,通过严打整治,有效减少因毒品问题引发的盗窃、抢夺、抢劫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接下来,全省还将进一步落实禁毒工作责任,将禁毒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禁毒工作年度评估制度,加大平安和综治考核力度,对禁毒不力、毒害泛滥、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列为整改、整治单位。此外,对重大涉毒案件实行责任倒查制度,追究当地政府及相关责任人责任。
·浙江余姚法院对环境污染被告人宣告禁止令
·浙江法院规范立案标准统一裁判尺度
·浙江轻微刑事案件“网上快走”
·浙江检察出台35条规定防范非法证据
·浙江宁波海曙法院开通微信订阅号
·浙江强化协作凝聚知产保护合力
·浙江强化协作凝聚知产保护合力
·浙江台州将建出海船舶诚信档案
·浙江台州:扩大通知辩护 促进司法公正
·浙江苍南:医患纠纷案95%医方有过错
·浙江宁波警方摧毁一特大系列性扒窃犯罪团伙
·浙江金华市警方查处25起伪基站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