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0日下午,“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主办,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中关村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协办。
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顾问、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刘春田,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长、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宿迟,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潘新胜,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砚等领导、专家同志和来自全国法院、高校、企业、媒体的130余位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和实务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关村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院院长曲三强主持。
会议首先由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长、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宿迟同志,以及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顾问、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刘春田同志,为大会致辞。
宿迟会长指出,网络不正当竞争现象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频繁发生,与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相比,规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存在事实和法律问题新颖、部分行为无法归入传统的知识产权案由、涉及复杂的网络技术等难题,需要企业界、立法部门、执法司法部门和学术界共同探讨,认真研究怎样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怎样构建统一的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主体,怎样充分利用现行法律资源中的已有规范,并以法律解释补充立法之不足,最终实现网络市场经济的有序、规范运行。
刘春田教授在致辞中代表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对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主办“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研讨会表示祝贺,他说,在网络经济继续深入发展并对知识产权保护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召集各界人士展开讨论很有必要,希望本次研讨会对完善网络规制立法、促进执法和司法的进步作出贡献。
随后,研讨会分为“互联网经济的特点及其影响”、“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化”以及“网络不正当行为的法律边界”三个专题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参加研讨会的法院、高校、企业界专家学者充分交换了意见。在研讨会的最后阶段,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潘新胜作总结发言。他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网民数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网络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复杂性;面对新问题、新挑战,需要从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和典型表现形式出发,结合现行法律法规,从理论、立法、司法和执法等方面出发进行应对,才能完善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促进网络市场的健康运行。
在第14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网络经济依然继续深刻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并对知识产权立法、执法、司法带来新的课题。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历史背景下,此次研讨会针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展开讨论,紧密结合了当前的经济社会热点,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整合国内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且总结审判实践,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力图在立法、行政和司法各环节为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判定提供明确、统一的判断标准。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将继续致力于为产业界、学术界、实务界提供平等公开的对话、交流和学习平台,不断提升研究会的工作水平,为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