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重庆

重庆渝北法院“优化”诉讼服务 提升司法为民水平

2014-04-18 14:35: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法院网 

    今年以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着力加强诉讼服务窗口建设,切实管好用好诉讼服务中心,努力提升司法为民水平。

    优化中心功能配置,扎实开展各类业务。该院强化诉讼服务中心枢纽作用,充分整合立案、信访、审判、执行、纪检等多部门功能,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财产保全、判后答疑、监督举报、涉诉信访、涉执信访等业务纳入诉讼服务中心职能范围,构建以立案部门为主体、其他部门积极参与的一体化格局。今年1月至3月,该院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各类案件查询471次,提供法律咨询269人次,提供判后答疑394人次;联系法官约见当事人189人次;收转各类材料286份;为59件案件办理诉讼费缓交手续,涉及金额41.67万元。

    优化诉讼服务举措,尽力满足群众需求。该院设立“吧台式”导诉台,在坚持专职导诉员的基础上,增设2台案件自助查询专用电脑,链接重庆法院公众服务网,丰富诉讼引导方式。设置诉讼材料收转窗口,接受当事人递交材料并及时转交法官,在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建立适度隔离的交换平台。强化远程立案,为民提供方便,1月至3月办理网上预约立案15件,电话预约立案7件。对涉及弱势群体的交通事故、劳动争议、抚养赡养、医疗、住房纠纷等民生案件,开通绿色通道,提高立案效率。设置电子触摸屏,公布法律援助律师的名单,为弱势群体申请司法援助提供便利。

    优化矛盾调处方式,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该院发挥诉讼服务中心第一时间接触当事人、了解案情的优势,强化诉前调解,推动矛盾化解关口前移、形式多样,在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前依法妥善进行化解,打造解决矛盾纠纷、分流案件压力的“前沿阵地”。加强与司法行政、劳动监察、交通执法、街道等部门的联系,形成诉前调解工作网络。设立人民调解员工作室和诉前调解工作室,联系人民调解员和立案庭法官对简单民商事纠纷做好诉前调解工作,减轻群众诉累。设立速调速裁工作室,专门处理诉调对接和小额诉讼事务。1月至3月,该院通过立案调解、人民调解方式成功调处纠纷21起,以诉调对接方式结案782件,小额诉讼案件审查受理不超过2个工作日。

    优化工作流程规则,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该院制定诉讼服务中心工作规范,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严格执行干警每日值班制,明确岗位责任,规范服务礼仪,按照定岗、定责、定人要求,使每一项诉讼事务和每一个服务环节都有明确办理期限和标准。在实现立案信息同步录入扫描的同时,根据群众需求,配齐配好办公设备,提高立案审查效率,减少群众等待时间。1月至3月诉讼服务中心增加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各2台,提高立案环节同步扫描工作效率,审查并受理案件7401件。推进作风转变,加强审务督察,坚决克服对诉讼参与人冷硬横推、拖延刁难和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现象,做到“接待群众热心、听取意见耐心、解答问题细心”,获得来院群众充分肯定。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