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华人作家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这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文章的最后,他戏谑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
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作家说:“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这件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对他人要多一些欣赏,也就多了给予、沟通和理解,更是多了信赖与祝福。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
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程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作家的话一下子点燃了青年人心中的火焰,使他找回自信,寻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拾,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家。这个人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任何时候,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你周围的人,你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那样的美好,是那样的五彩缤纷,便会更坦然地面对一切人和事了,才能感受到人性真正的美。
(冯丛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