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宁波警方摧毁一特大系列性扒窃犯罪团伙

2014-04-15 10:15: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浙江省公安厅网站 

一家调剂行门面不大,也没有明显招牌,“生意”却好得反常。这家可疑的调剂行引起了警方的关注,进而牵出了一桩大案。

近期宁波市警方出动警力,对城区特大系列性扒窃、盗窃车内物品犯罪开展集中收网行动,9个团伙共61名涉案人员落网。宁波市的这套破案新机制因成效显著,获得省公安厅肯定,将在全省推广。

一家诡异调剂行牵出一桩大案

这家调剂行位于江东张斌桥菜市场附近,门面很小,老板胡某却非常“敬业”,每天要拖到夜里11点多才关门。周围的同行都知道,胡老板的生意总是从傍晚五六点开始的。晚上九十点钟的时候,别人关门打烊了,还会有人上他店里谈“生意”,而且总是那么几个老顾客。

今年1月中旬,这家反常的调剂行引起了警方的注意,有线索表明,胡某的这家小店其实是一个收赃窝点,那些老顾客就是扒手。每天汇集到胡某手中的手机少则四五部,多则十来部。而根据手机的成色,胡某支付给扒手每部400元到2000元不等的价钱。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的线索汇集到警方手里。为此,在1月15日,市公安局特别召开了一次“收销赃犯罪”线索汇报会。线索汇总后,发现胡某仅仅是“挂号”的9名收销赃犯罪嫌疑人中的一个“小虾米”,高某和陈某才是“大鱼”。

46岁的江西女子高某在海曙开了一家二手手机收购店,也是挂羊头卖狗肉,她与4个盗窃团伙有联系。而41岁的台州人陈某更直接,扒手电话一通知他就上门收货,与5个盗窃团伙有联系。

警方还发现他们的上家就是40岁的温州人张某。他是城区被盗手机外销的“总代理”,9个盗窃团伙盗来的手机都会汇总到他的手里,再由他利用快递将手机交给上海的老乡陈某销赃。

新机制解决了“抓到现行,只承认一起”的难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月25日,警方调集600余名警员开始收网。当晚9时多,“BOSS”张某再次来到胡某的调剂行收货,警方对其全程进行监控。直到凌晨4时多,醉醺醺的张某从KTV出来后被抓获。

关键人物张某归案后,上海和宁波的其他抓捕小组也相继出手。到26日凌晨5时,行动才宣告结束,整个抓捕过程持续了7小时。

“对于扒手,以往都是抓现行。但是扒手被抓后,往往只肯承认眼下犯的案子。”民警说,现在他们改变了思路,用“集约经营,集群打击”的新机制来解决这个尴尬。这套机制早在今年年初时就尝试过了,成功端掉了一个特大盗销电动车团伙。

说起来也很简单,只要小偷下手偷了,监控等作为证据会固定下来,以后逐一进行比对,哪怕不承认,警方也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你犯过的事。警方还围绕其中一个人,进行全方面调查摸排,直到挖出所有涉案人员为止。等查清整条盗销“产业链”后,警方再一网打尽。

据悉,这种新的破案模式得到了省公安厅高度重视,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刘力伟作出批示,认为该战法破解了多年来困扰公安机关的控案难题,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这套机制将在全省推行。

行动后这类案件发案率直线下降

据统计,警方的这次行动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1名,其中目标对象50名;当场缴获232部手机、4台笔记本电脑、2万余元现金、24张银行卡以及一批作案工具。

涉案人员陆续归案,但案件还没结束。民警说,他们发现在这些查获的被盗手机中,报案“挂号”的只有三分之一。这并非偶然现象,有时民警抓到正在行窃的犯罪嫌疑人,失主就在那里,但当民警要求失主配合去派出所报案并做笔录时却遭到拒绝,原因是失主嫌麻烦。

“这样一来,犯罪嫌疑人就有可能因此逃脱惩罚了。”民警说,他们现在正在寻找被害人,要求他们补报案件,以便确定嫌犯的犯罪事实。

行动告一段落,效果已经显现出来。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周建波说,警方进行了统计,这个犯罪网络被打掉后,海曙、江东、鄞州、江北四区扒窃发案数,从收网前5天的87起,下降到收网后5天的14起,环比直降83.9%;与去年历史同期相比,下降83%。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浙江宁波:让法院的第一道窗口更敞亮温暖
·浙江宁波中院院长首开实名认证微博引关注
·浙江宁波江北:开通流动法律大篷车
·浙江宁波:推行重点案件审查机制4年追诉漏犯25人
·浙江宁波:司法求助“拨一拨就灵”
·浙江宁波镇海法院文明司法有声有影

·浙江宁波镇海法院文明司法有声有影
·浙江宁波:检察室建设受到党委政府支持
·浙江宁波着力建设门户网站推进司法公开
·浙江宁波鄞州四大系统确保全程阳光司法
·浙江宁波法官律师共建职业共同体
·浙江宁波鄞州"四庭制度":便民的细化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