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20年来我从没想过离开法庭

2014-04-14 09:32: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重庆市巫溪县人民法院下堡人民法庭庭长 廖子怀

    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在法庭待20年不挪窝?我不晓得怎么回答。20年的时间,似乎一眨眼就过去了。我考入法院,来到当时的四川省巫溪县人民法院西宁人民法庭,一直到现在。我没一年一年地算过时间,只是按照法律、按照家乡风俗,一件一件地处理好乡里乡亲那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

    我一直认为,设立法庭的初衷是及时解决群众之间那些所谓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因此搞案子我喜欢调解。在早些年,有人对我这种做法不理解,有的还背后说怪话,说我啰嗦,爱和稀泥。有的人认为我业务水平低,不敢判决。我都不去争论。说实话,基层法庭受理的案件都不会太复杂,早些年对调解的要求也没有现在这么高,对着法律书本,看看证据,案子其实很好判。但我是农村人,参加工作后大多时候和农民打交道,我深知只有真正把矛盾化解了,工作才是真的做好了,如果我光图省事,坐在审判台上直接判了,看上去是威严果决了,实际上矛盾还是存在。

    印象中最大的事,是10年前法庭受理的一起离婚纠纷案。我们在送达法律文书的时候,在被告栗刚和他亲友的激愤中,觉察到了异常。原来,原告冉娟和栗刚结婚后,长期和一名男子保持不正常男女关系。由于栗刚生性懦弱,冉娟对此毫不避讳,更是在丈夫外出打工期间公然和男子在栗家同居,还在家大摆酒席为男子庆生,栗刚对此一忍再忍。

    就在这种情况下,冉娟反而向法院起诉离婚,让栗刚和亲友觉得是极大的羞辱,亲友们怂恿栗刚将冉娟杀死,并表态如果被追究责任,他们一定为栗刚作证请愿,栗刚对此颇为心动。我赶紧赶到栗家,就近开起法律宣传会,对栗刚和他的亲友进行劝解。一直到深夜十二点,栗刚才稍微冷静下来。

    回到法庭,我发现冉娟并未提交任何能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栗刚所说通奸一事亦无证据证实,而且他认为自己没有过错,按农村风俗坚决不离婚。但是事实上,我晓得两人感情早已破裂,没有任何和好可能,如果仅仅开个庭,按法律和证据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很可能会有恶性事件发生。

    接下来两天,我反复到栗家了解情况并做劝解和法律宣传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和解,解除婚姻关系,在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上,我们作出了对栗刚有利的处理,避免了恶性事件发生。

    我从来没有申请过回院机关工作。我生在下堡,长在下堡,后来也基本是在下堡这个区域附近工作,我妻子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要说,从县城到下堡,虽然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但这里条件比城里相差不止10年。家人特别是儿子原来都想搬到城里去,我也能理解,女人和孩子肯定喜欢繁华一点的生活,但我一直舍不得离开法庭,我是有自己的私心的。我爱清静,不喜欢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我也享受化解矛盾的过程和结果,尤其是不到审判庭,而是在老百姓的院坝、在法庭前的大树下,本来互相仇视的当事人通过法庭的主持,最后重归于好,这种成就感让我上瘾。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下堡法庭辖区的乡亲们大多都比较认同我,不管是出去送达还是巡回审判,或是我晚饭后去街上遛遛弯,乡亲们都会和我热情地打招呼,有空的时候还会唠唠家常,我真的舍不得。后来,家人也慢慢开始理解我,支持我的决定。

    我得了很多荣誉,我晓得这不是因为我有多高的法律理论造诣,或者为国家的法律事业作了多大贡献,而是对我20年来勤勉的肯定。我无以为报,也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勤勉,培养出更多勤勉的年轻人。

    (整理 本报记者 陈小康 本报通讯员 刘松林)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