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分析
这是一起时间跨度较大、有效信息较少的寻亲事例。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50多年间中国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到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农民工进城务工等一系列重大变化,都与中国农村息息相关。这种变化,必然给寻亲带来巨大困难和挑战。
一是可用寻亲信息太少。在这起寻亲事例中,蒋女士能提供的信息只有两个,一是“张连生”这个人名,另一个就是“驼腰岭”这个地名。据了解,驼腰岭镇面积128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人口总数接近2万,仅凭50多年前少得可怜的模糊信息找到失散亲人,谈何容易?
二是亲人自然状况发生变化。50多年过去了,蒋女士所说的 “张连生”是否健在?是不是搬迁走了?比如进城居住了、外出务工了等等。如果 “张连生”的自然情况有较大变化,那么无形之中就会进一步增加寻亲的难度。
三是亲人情感可能存在变数。当年他们亲戚之间的关系处于什么状况,民警无从知晓。如果当年因误解形成情感对立,那么民警的寻亲工作将面临更大麻烦。如果一方面是蒋女士母亲想见东北亲戚,另一方面老家亲戚不愿意与蒋女士取得联系,刻意回避民警的寻亲行动,那么最终想成全蒋女士母亲的心愿将有多难,可以想象得到。
民警支招
提供真实信息,不要遮遮掩掩
吉林省柳河县公安局驼腰岭派出所所长史宏伟:群众寻亲求助,是派出所民警经常遇到的情况。面对寻亲背后的辛酸故事,我们经常会被民间百姓的真诚情感所打动,甚至陪着一起流泪。
寻亲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一起完成这个任务。寻亲当事人应该竭尽全力向警方提供真实信息,不要遮遮掩掩。比如说,要找亲人的名字,亲人的体貌特征,曾住在什么地方,做过什么职业等等。此外,还要尽可能提供一些其他辅助信息:这个人有什么特别爱好?有没有其他特别亲近的朋友和亲戚?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信息,很可能在寻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警在帮助群众寻亲过程中,首先要善于使用人口信息查询系统。要学会使用模糊查询、同音字查询等办法。事实证明,人口信息查询系统在方便群众寻亲求助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通过层层筛选排除,最终将会使一些重要信息得以清晰显现,为最终成功寻亲提供重要帮助。
另外,民警在帮助群众寻亲过程中,要带着感情去工作。对于任何线索,都不能轻易放弃,应该坚持不懈进行查找。要深入走访,走村串户,逐人逐家,搞好排查。这项工作,实际上就像是拉网捉鱼一样,只要工作做得够细够密,就一定能帮助群众找到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