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顶层设计“求实”推动基层“求变”

2014-04-09 08:12:0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浙江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刘力伟:

顶层设计“求实”推动基层主动“求变”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浙江省公安厅党委班子成员分批到派出所当了一周的普通民警,与民警“同吃、同住、同工作”。一周的“跟班作业”让浙江省公安厅党委有了更加坚定的“求变”、“求实”的决心,派出所改革的方向更清晰了。为此,记者专访了浙江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刘力伟。

厅领导当一周民警,了解基层基础问题

记者:浙江省公安厅党委成员到基层当一周民警,这是出于什么考虑?您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刘力伟:厅领导到基层联系点进行蹲点调研,这是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一项工作制度。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在此基础上提出厅领导到基层当一周民警,目的就是搞清当前群众最需要公安机关解决的困难是什么,搞清群众对公安工作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搞清“四风”问题在公安机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搞清人民群众、基层所队和一线民警对公安机关在群众工作中最期盼的是什么,也是省厅党委以基层为“镜子”,“照一照”省厅机关在指挥、决策、服务层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都说基层很苦、很累,没有换位就无法感受到。厅党委成员到基层当民警,与民警同值班、同处警、同吃一锅饭。厅领导和民警的距离也近了,切身感受也深了。

我体会最深的是,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对基层基础的认识没有缺位,“抓基层、打基础”也非常重视,但是一些地方仍存在“无心基础、无力基础、无法基础”的情况。突出表现为派出所工作权责边界不清、繁复考核的“内耗”、信息化“重复建设”等,造成警务工作泛化、虚化、僵化“三化”问题,这些已成为制约派出所工作发展的瓶颈。

研究制定措施,为基层“松绑减负”

记者:针对基层存在的问题,厅党委采取了哪些对策?

刘力伟:身处基层回望省厅,厅党委一班人有“坐不住”的紧迫感。我结束了在长兴县公安局洪桥派出所当一周民警的工作后,回到省厅就召集党委一班人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这次当民警活动,对基层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对基础有了更直接的了解,也有了更加“求实”的决心。党委会决定,厅领导每年用一个月到基层调研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固定下来。

紧接着,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讨主题是“解放”派出所。每位厅领导从各自分管的业务领域剖析根源,提出解决之道。党委一班人一致认为,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公安基层基础不加强,要维护社会稳定、争取社会治安的主动权,就是一句空话。

随后,省厅下发通知,要求厅属各部门排摸对下级公安机关的考核情况,对考核项目的取消、合并、规范和简化操作等作了明确要求和规定。

目前,浙江省公安厅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其内容包括警务机制改革、推动警力下沉、改进考核办法、提高民警待遇、优化表彰奖励等措施,出台“加强派出所基础工作的意见”。

记者:您认为,如何科学规范派出所的职责定位?

刘力伟:当前派出所突出问题是“人少”、“事多”。“人少”是警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出台了警力倾斜的规定,还有优化协辅警队伍等对策。而“事多”的层面,就难以回避派出所的职责定位问题。

当前,派出所职责定位需要 “回归”,去“模糊化”,进一步加以厘清。要牢牢把握“派出所是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这一职能定位,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切实担负起属地管理责任。浙江省公安厅为了赋予派出所履行综合性战斗实体相适应的地位和保障,按照“守土有责”的要求,“放权”给派出所,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派出所建设工作的若干决定》。从贯彻情况看,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从这次调研情况看,派出所的职责定位要“回归”,当务之急是如何为派出所“解放”和“松绑”,从省厅层面来说,就是如何科学考核、减少专项行动,赋予基层更多的自主权。比如,浙江省公安厅提出要严格贯彻落实《浙江省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明确责任区刑警队单设的,要切实承担起辖区一般刑事犯罪的侦查破案任务,减轻派出所办案压力。

深化改革,提升派出所工作效能

记者:从目前派出所工作现状来说,除了“松绑减负”,您认为提升派出所工作效能的着力点在哪?

刘力伟:要提升派出所勤务效能,关键是完善和创新派出所工作运行机制。早在2006年初,浙江省公安厅在富阳市公安局开展派出所勤务制度改革工作试点的基础上,从勤务制度入手,按照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要求,积极推行“以情报信息为主导、现场管控为中心、主动型警务为抓手、弹性工作为手段、巡访工作为载体”的勤务制度改革,并把派出所勤务制度改革作为全省“三基”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省全面推广。

经过几年的努力,浙江省派出所勤务制度初步实现了在勤务调度上由经验型向信息型转变、勤务内容上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勤务方式上由静态型向动态型转变、勤务时间上由常规型向效能型转变、勤务评判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的“五个转变”。各地着力优化勤务机制,科学划分防控网格,坚持屯警街面、巡处结合、人机互动,加强现场管控,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抓获现行能力。在完善和创新派出所工作运行机制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搞“一刀切”。只要有利于辖区治安稳定、有利于民警减压减负,就鼓励不同派出所针对不同的工作要求和治安状况,灵活采取不同的勤务制度。同时,根据警情的变化不断调整勤务制度,才能做到随机应变,有效控制、预防和打击不断变化的犯罪行为。

记者:您认为完善和创新派出所工作运行机制最核心要素是什么?

刘力伟:基层之“绑”,如何为之“松开”,又如何“解放”派出所,绝非一日之功、一招之势。完善和创新派出所工作运行机制最核心要素在于一方面解决“内驱力”问题,也就是基层“求变”自觉,当前正在开展的“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另一方面是顶层设计上的“求实”,从厅党委层面来说,要常怀“如何爱警、如何用警”之心,在顶层设计上,必须从派出所的实情出发,要让派出所“有所不为”,又要使基础工作“有所作为”。(记者 詹肖冰)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