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市检察院创新预防工作模式

2014-04-04 11:07: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北京检察网 

    前不久,北京市检察机关的廉政宣讲团来到北京市疾控中心。一堂法制课下来,怀柔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杨秀兰深有体会:“这堂课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身边的例子,许多模糊认识这下都清楚明白了。”

    北京市检察院预防处处长杨淑雅说,市检察院率先推出“六个一”工作模式:一份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报告、一本预防职务犯罪宣传册、一次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大会、一次预防职务犯罪图片巡展、一本警示教育图书、一堂廉政法制课,“确保预防工作抓住症结、堵塞漏洞,让预防也能出生产力。”

    57项

    预防调查总量下降,但获批示数翻番、质量显著提升

    “2012年共开展预防调查1654项。但2013年,只有57项。”北京市检察院的统计数字让人吃惊:预防调查少了这么多,效果还怎么保证?不过, 2012年只有17份预防调查报告获得区县党委政府一把手批示,而2013年有43份报告获得批示。这足以说明,预防调查数量大幅下降,换来的是质量和效果的大幅上升。

    “一份高质量的预防调查报告为其他预防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杨淑雅说,对预防调查质量和效果的强调,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各区县检察院纷纷结合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开展颇具区域特色的预防调查工作。门头沟区检察院开展的公积金系统特色预防,促使区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了《公积金缴纳上限预警制度》《关于督促驻区“应建未建”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

    765场

    去年法制课平均一天两场,建立资料库、推动标准化

    “2013年,全市检察机关共讲授廉政法制课765场,平均一天两场,听课人数达万余人。”北京市检察院预防处的丁林林说,去年底北京市检察院在某研究院专门针对科研经费问题做了一场专题报告,“后来,在这个研究院开展的盘查中,科研人员纷纷从拒绝清查转而主动配合。我们的法制课功不可没。”

    “过去法制课往往存在宣传大于实效的现象,这样的课能发挥什么效果呢?”杨淑雅说,北京市检察院从法制课的实效性出发,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廉政法制课工作标准》,全面促进廉政法制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北京市检察院还建立了廉政法制课资料库,其中囊括了2012年以来北京市检察院组织编写的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十大领域预防职务犯罪读本,各级检察院在各行业领域的预防职务犯罪优秀讲稿等。资料库实现了全市共享,无论哪一级检察院都能从中找到相关的资料。

    321份

    案例分析不再摊大饼,强调成果应用、要求对策务实

    2013年初,丰台区检察院查办了一起涉及拆迁项目的职务犯罪案件。预防部门及时启动预防介入,同步开展预防调查与分析。

    “我们撰写的报告提出了预防对策,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要求涉案相关单位迅速整改、落实预防建议。”丰台区检察院检察长叶文胜说。

    据介绍,职务犯罪案件是预防工作的研究样本,只有把案件剖析透彻、研究明白,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预防工作。

    杨淑雅说,以前,案例分析报告质量普遍不高,既浪费人力物力,还直接影响了预防工作质量。“2012年全市自侦部门共立案500余件,各院预防部门共上报案例分析2307份,一起案件几份分析,但往往都是浅尝辄止。”

    对此,北京市检察院重新设置了案件分析考核标准:首先对案件范围限定为“当年度本单位侦查终结的职务犯罪案件”;其次扩大了案件分析工作外延,不仅仅要完成报告,还要求根据案件特点、犯罪原因等收集嫌疑人忏悔录、悔过书等;最后,强调成果应用,要求找出犯罪症结,提出针对性、实操性强的对策和建议。

    “2013年,全市自侦部门立案370余件,上报案例分析321份,案例分析报告普遍质量较高。”杨淑雅说。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