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这阵都在外面巡逻,要中午12点20分才回来,吃了午饭马上又要出去……”记者好不容易等到刚开完会的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涌泉派出所所长姚超龙,就赶紧追问他消防“轻骑兵”的基本情况。
当地家喻户晓的消防“轻骑兵”是一支由60人组成的综合管理大队。半年多来,他们骑着挂有灭火器的“电马儿”,消除火灾隐患,宣传消防安全,逐渐成为当地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近日,《法制日报》记者来到派出所,走进了这支队伍。
在等待队员回来的间隙,与姚超龙聊起了“轻骑兵”的点点滴滴。他说,涌泉综合管理大队成立于2013年5月1日,之前,街道及社区共有城管、综治、交协警等5支队伍76人,虽各有职责,但呈现出一副“散兵游勇”状。
后来,所里将队伍整合,出台统一管理、指挥等工作措施,解决了职责单一、多头管理、待遇有别等三大问题,实现了“五个手指”向“一个拳头”的转变,很快让队伍战斗力、聚合力得到显著提升。姚超龙说,队员们每天骑着统一配发的电动摩托车,两三个人一组,在各自负责的片区巡逻检查,维护当地社会治安,三个班24小时不间断巡逻。每台车上配有两具灭火器、两个扩音喇叭、对讲呼叫系统。他们穿梭在村庄、社区宣传消防安全,普及防火知识,行动便捷,就像一支“轻骑兵”。
同时,这也是一直经得起实战的队伍,半年来,他们成功扑救老百姓焚烧秸秆、垃圾等火灾20余起,做到了初起火灾不出街道,有效控制了辖区火灾。“我都参加过好几次。照片和视频资料都有。”在姚所长的指引下,综合管理大队三中队队长杨建向记者介绍起一些成功灭火的案例。
去年10月11日早上8点30分左右,队员在前锋社区巡逻,发现该社区一垃圾场起火。大队得知后,迅速出动20余名队员赶赴现场,用灭火器、铁锹等工具很快将正在漫延的火苗扑灭。11月5日,明光社区发生了一起焚烧建筑垃圾的火灾事故,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距离焚烧点不远的地方就是高压电线,情况非常紧急。队员们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同时拨打了119报警电话,拉设了隔离带,疏散了周边围观群众,就近调集了一台洒水车,由于方法得当,处理及时,火势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为消防队员扑救争取了时间。
话语间,队员们陆续返回,一阵嘹亮的歌声后,队员们纷纷走进食堂。“饭前一首歌是队里的要求。要向他们了解什么,请您抓紧,吃了饭他们又要出去。”姚超龙提醒道。
食堂后面的草坪上,“躺着”三条水带。女队员付华告诉记者,几天前又处理了一起火灾,收队后大家把水带平放在草坪上晾晒,干了再收起来便于下次作战。姚超龙说,在消防部门的指导培训下,综合管理大队队员们不仅是一名“消防兵”,而且人人都是一名安全宣传员。平常,他们在村社、小区巡逻检查,向企业、居民发放宣传资料,传授消防安全知识。在发生火灾时,又变身为战斗员。
去年11月6日下午,大队在凤凰社区彩叠园项目部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消防演练活动,附近四个物管小区的百余名安保人员及小区业主零距离感受了火场逃生的惊险,让大家在快乐体验中“认识火灾,学会逃生”。
11月7日,这支队伍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走进佳耀家具有限公司,为员工们展示了平常学习训练的成果。逢场赶集,这支队伍除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外,还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夯实了安全基础,群众的意识就提高了,发生事故的几率就小多了。
据了解,该大队成立以来,涌泉街办的各类安全事故均比往年有大幅下降,火灾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大队通过在农村消防工作的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上的工作模式,既是探索又是创新。
目前,涌泉派出所的成功做法已在温江全面推广。在温江消防大队的指导帮助下,该区现在已在寿安镇组建了小型专职消防站,配备了消防车、落实了经费保障和专职队员,年内还将完成永宁镇小型专职消防站建设,涌泉、和盛、金马、永盛四个乡镇、街办也将分批次建成小型专职消防站,实现全区乡镇消防全覆盖。(通讯员青吉好 记者马利民)
·成都:消防微电影 记录最真实的消防官兵
·四川成都都江堰万人接受消防培训
·[视频]四川成都金堂县:消防官兵与洪水赛跑
·成都:消防战士化粪池勇救建筑工人
·[视频]成都消防“走你”版本爆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