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上海

完善机制提升效能 打造现代警务“升级版”

2014-04-03 08:33: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上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白少康:

完善机制提升效能 打造现代警务“升级版”

开栏的话

近年来,按照公安部党委关于加强以派出所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工作的部署,各地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将加强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派出所基础工作置于公安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坚持不懈地强力推动,取得显著成效。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全面加强派出所建设系列访谈”专栏,邀请部分公安厅局长、公安局长畅谈加强派出所建设的真知灼见。

敬请关注。

去年,上海市公安局开展了“打盗抢、防诈骗、严管理、保平安”专项行动,有力推动了城市平安建设。今年,面对新任务、新挑战,如何进一步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如何进一步提升派出所警务工作效能?近日,上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白少康就全面加强派出所建设有关情况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打造现代警务机制“升级版”的重要一环

记者:加强派出所建设都有哪些重要作用?

白少康:今年,上海市公安局党委提出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深化与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现代警务机制,而全面加强派出所建设是打造上海现代警务机制“升级版”的重要一环。它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4点:

一是加强派出所建设是公安机关服务群众、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实际行动。由于同广大市民的生活紧密相关,派出所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窗口和纽带,也是提升公安管理服务水平、打造“阳光警务”的第一窗口。

二是加强派出所建设是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坚实依托。作为公安机关的最基层单位,大量的人口管理、安全防范等公安基层基础工作都必须依托派出所去开展和完成。

三是加强派出所建设是主动适应形势发展、满足现实工作的迫切需要。今年,上海公安面临一系列重大安保任务。派出所常年战斗在第一线,是维护稳定、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打牢“平安上海”建设根基的基础环节。

四是加强派出所建设是推动公安工作创新的有力抓手。派出所工作是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沟通各方、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前沿警务工作实体。不断调整、优化派出所各项制度、措施,将有力推动公安工作创新。

提升综合战斗能力,构建立体化防控体系

记者:新形势下,上海市公安机关如何通过加强派出所建设,构建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白少康:上海市公安局在全市159个派出所建立综合指挥室,通过做“强”功能、做“活”勤务、做“精”基础,不断提升派出所综合战斗能力,努力打造网上网下一体化、水陆空全覆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完善常态覆盖与应急联动相衔接的治安防控机制。依托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平台,坚持民警巡逻与视频巡逻相结合,完善网格化巡逻模式,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完善各项应急布控机制,提高与交通、消防、特警等警种的联动处置水平,形成作战合力;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控机制,提高网络社会治理能力。

加强技术防范为主体、其他防范为补充的基础防范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治安防控体系硬件设施、信息化项目、科技装备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加快推进视频监控网建设,全面整合全市治安卡口信息资源,实现联网共享,提升应用效能。

建设专门力量正规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的治安防控队伍。继续做大做强网格化专职巡逻队伍,加强社区保安、社区综合协管员、交通协管员三支队伍规范化建设,发挥好辅助治安巡防作用。广泛动员组织司法社工、社区志愿者及广大治安积极分子参与街面、社区、企事业单位巡防,提高群防群治工作实效。

坚持民意导向,实现“平安共创、成果共享”

记者:如何在派出所建设中践行“阳光警务”理念,确保派出所工作始终以民意为导向?

白少康:为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上海市公安局通过创新 “一项机制”、搭建“两个平台”,确保派出所建设始终以民意为导向,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派出所建设成果。

创新“一项机制”即创新考核激励机制。从2011年起,上海市公安局连续3年开展派出所所长履职及派出所工作情况外部评议,通过上门访谈、集中评议、发放评议信、微信互动等方式邀请辖区群众给派出所和所长打分,主动把对公安工作的评价权交给广大群众。

搭建“两个平台”即搭建“平安卫士”、“十佳社区民警”评选这两个典型选树平台。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连续主办三届争创“平安卫士”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市评选出由10名市民群众和10名公安民警组成的 “平安卫士”,着力营造“平安共创、成果共享”的社会氛围。

连续举行四届十佳优秀社区民警评选,经过历时6个月的基层推荐、社区走访、群众评议、网络海选、专家评审等环节的层层筛选,挖掘评选出一批群众支持、社会认可的优秀社区民警,总结推广了一批社区警务工作方法。

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推进派出所基础工作

记者:怎样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推进派出所基础工作?

白少康:信息化建设对派出所基础工作起到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基础工作。信息系统建设的推进,为派出所各类信息的汇集、整合和综合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实有人口信息、辖区单位场所等基础资料更为完整和清晰,社区警务工作的基础更为扎实。

二是有利于基础信息的管理和共享。通过基础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满足公安机关各方面的业务需求。通过公安联网查询,能方便快捷地实现信息共享,为各级治安部门决策提供支持,也可以与刑侦、出入境等警种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

三是增强了网上作战和网上服务能力。借助数据对比功能,可以快捷地完成一些工作量很大的摸排、协查任务。通过网上派出所,可以简化办事程序,方便人民群众,同时大大减轻民警工作量。派出所可根据数据分析治安走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部署。

加强社会协作,提升治安防范水平

记者:在加强社会协作方面,上海市公安机关有哪些创新举措?

白少康:上海市公安局主动顺应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最大限度地争取各方支持、推动各方参与,努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目前,上海市已形成多种模式的社区自治管理经验。比如,宝山区顾村镇星星村建立由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代表共同参加的“社区工作委员会”,实行“城中村”的“社区化”管理,将政府行政管理及警务工作与社区群众自治管理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外来人员对居住地的认同感和自治力。

又比如,嘉定分局封浜派出所积极指导、协助辖区太平村探索推进“新村民”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共创自治平台、共建管理体系、共兴服务管理,促使所有居住和工作在太平村的外来人员主动参与社区自治,共同维护良好的社区秩序。

通过积极创新“社区化”自治防范新模式,上海市公安派出所进一步树立了群防群治的理念,主动融入社区建设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基础、骨干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治安防范水平。(记者 吴 艺)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上海公安局通报近期频发的新型典型诈骗方式
·[视频]上海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成立
·[视频]上海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成立
·上海公安局部署今年公安政治工作
·上海公安局召开会议部署2014年公安工作
·上海公安局加强春运期间公共安全管理工作

·上海公安局加强春运期间公共安全管理工作
·上海铁路公安局徐州公安处民警给学生们上课
·上海公安局:砥砺前行二十载创新开拓新局面
·上海公安局确保国际马拉松赛安全有序
·上海公安局局长现场督导消防安全工作
·上海公安局查破毒品犯罪案件285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