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灯大眼睛,一闪一闪要看清;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准备停。”伴随着第十九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3月31日上午,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教室内,600名学生及家长在3名首都校园交通安全宣传形象大使带动下,共同唱起了歌曲《红绿灯》。
对于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来说,交警入校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早已形成一项长效机制,也是北京市“小手拉大手”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校园门前设立护送岗、招募“首都小交警”志愿者、开设网上互动平台、组织“交通安全嘉年华”和交通安全有奖答题活动等,在实际守护学生交通安全的同时,也将交通安全意识深植每名学生及其家庭之中。据统计,2013年,北京交管部门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贴近市民群众的交通安全宣传,牵动了全市50余万个学生家庭,直接获益人数超过300万人。
“小马姐姐的歌唱得特别好”“我喜欢跟小璐姐姐学跳舞”“我爱听畔畔姐姐讲故事”……在学生中间,马丽雅、刘璐、胡畔3位女交警备受欢迎,她们正是北京市交管局设立的校园交通安全宣传形象大使。
3月31日,这3位“姐姐”来到昌平区第一中学讲起了交通安全课。在讲授交通安全知识部分,马丽雅等人拿出微缩的交通设施、仿真路面、微型出行工具等教具,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各种交通情景,同时感受游戏的乐趣。互动环节,刘璐引导孩子们回去要劝阻家长不要酒后驾车,当一名监督家长的“小交警”,在场同学纷纷表示同意。
据了解,北京交管部门从2013年树立形象宣传大使至今,形象大使的名声越来越响,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工作越来越“红火”。今年2月中小学开学以来,交管部门已经组织87场交通安全小课堂,为9210名学生讲授交通安全课,形成了“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影响到家庭,辐射到社会”的工作格局。
而树立形象宣传大使等仅仅是一个方面,在北京市内所有交通状况复杂的学校、幼儿园门前,每到上下学时间,总能见到警察兢兢业业值守,安全护送学生们进出校园。这些校园周边护送岗已经成为北京市交管部门守护学生交通安全的一项长效工作。
据了解,目前,北京已在各校园周边设立83处执勤岗位、部署警力83人,在早晚高峰学生集中上下学时段,对校园进出口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加强指挥疏导。部分临近闹市区或马路一侧的学校还和交通队签订了协议,上学、放学时由交通警护送学生过马路。
《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为确保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北京交管部门还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陆续在有需求的学校门前推广使用了临时移动式信号灯;对于学校门前存在的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交管部门陆续在全市学校门前施划了禁停区标线,并设置护栏等相关设施;此外,不少学校门前还设置有彩色的路面和提示文字等。(记者李松)
·蒙阴交警三项措施加强校园交通安全宣传
·山东莱阳织牢校园交通安全防控网
·江西上栗开展校园交通安全教育
·山东聊城交警建立校园交通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维护校园交通安全无“法”可依
·筑校园交通安全防护网 邯郸开发区采取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