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云南

云南高院院长:着力推动法院事业新发展

2014-04-02 09:13: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着力推动法院事业新发展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学群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光芒,深刻阐述了事关政法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新形势下政法机关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做什么、怎么做,都讲得十分透彻,进一步明确了政法工作的目标方向、地位作用、主要任务和根本遵循,蕴含着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新论断,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们党对政法工作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既有理论指导,又是实践要求。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切实贯彻落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首要的政治任务。

  要深刻认识和切实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论述。人民法院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民法院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要深刻认识和切实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主要任务的重要论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人民法院的职责要求、使命所系。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做好司法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正确履行职责,切实发挥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要深刻认识和切实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重要论述。要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摆在人民法院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引导广大干警进一步增强严格依法办事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自觉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弘扬法治,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个司法环节上都体现公平正义。

  要深刻认识和切实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要从理想、信念、责任、纪律、作风、廉洁、素质、能力等关键环节入手,努力建设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队伍,为人民法院事业的发展进步提供坚强保障。

  要深刻认识和切实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司法改革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司法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通过改革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我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关键要在结合和落实上、在推进法院事业新发展上狠下功夫。

  一、要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全力保障社会大局稳定。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杀人、抢劫、绑架、强奸、侵害儿童等严重暴力犯罪。依法惩处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诽谤、敲诈勒索、寻衅滋事、非法经营以及传播淫秽色情、有害信息等犯罪,维护网络社会安全。继续保持对毒品犯罪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推动禁毒斗争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大对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以及严重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更好地发挥刑罚功能。

  依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要求,注重对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研判,加强对新类型案件的审理。坚持平等保护的原则,保障不同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加强对涉及不正当竞争、侵犯自主经营权等案件的审理,依法审理股权转让、公司诉讼、企业破产重整等案件,妥善审理借款、票据、信托等金融案件。要特别关注“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妥善审理好涉及农村土地改革、林权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城镇房地产开发与建设等相关案件,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妥善审理涉及教育、就业、分配、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案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推进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护,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等权利,提高农民工追索工资等案件的审判执行效率。

  促进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文化体制改革大局,妥善处理涉及文化产业事业的矛盾纠纷。积极参与扫黄打非、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专项活动,维护良好的文化管理秩序。依法惩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促进完善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狠抓执法办案质效

  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线,办案质效是司法公正的基础,提高办案质效是从法院内部确保公正司法的立足点和关键点。要围绕提高办案质效,不断提高司法水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强化公正司法意识。牢牢把握人民法院的宪法定位,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依法保护一切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益,使受到侵害的权利得到保护和救济,使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制裁和惩罚。要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自觉接受监督意识,确保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件的公正审理,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严格各项审判制度。坚持以庭审为中心,严格落实公开审判、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诉讼制度,确保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在法庭,确保庭审不走过场。对每一起案件的处理,都要做到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准确、裁判处理公正、审判程序合法、法律文书规范,经得起社会的检验和评判。

  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深入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切实防止司法不严格、不文明、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让当事人看到司法活动的严谨细致、严密规范,增进对法院工作的信任。重点规范庭审行为,督促法官严格保持中立,杜绝随意改变开庭时间、随意打断当事人或律师发言以及着装不规范、接打电话等现象,确保庭审依法规范有序。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严格中止、终结执行程序,正确适用强制措施,进一步规范司法评估拍卖,加强对执行款物的管理,切实解决消极执行、乱执行等问题。

  三、大力推进司法公开

  推进司法公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新媒体时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新期待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司法水平和司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实践证明,越是复杂敏感的案件,越是社会关注特别是容易引起群众质疑、舆论炒作的案件,越要主动及时公开,效果也越好。要围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全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要加强各级法院网站、网页建设,完善人民法院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信息发布机制,丰富信息内容,提高信息质量,增强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及时性和权威性。

  四、积极稳妥深化司法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实践探索;既要按照上级部署有序推进,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作为。要着眼于“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总要求,通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人民法院工作活力,为确保公正司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确保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人民司法事业更好地发展。

  继续推进涉诉信访改革。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四个必须,五项制度”规定,把涉诉信访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积极开展信访案件评查、信访案件巡回督导和网上信访、巡回接访、视频接访、带案下访等工作。

  继续探索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认真搞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规范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的方式和程序,建立随机抽选机制,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审权利,提高陪审案件比例。积极推进人民陪审员参与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

  加强对重大改革事项的调研工作。力争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及时向上级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认真落实司法便民利民各项措施

  法院工作的成效怎么样,执法公不公,服务好不好,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

  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办案,把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人民法院全部工作之中,决不允许让人民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真正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要着力抓好诉讼服务中心和执行指挥中心“两个中心”建设,把“两个中心”建设作为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抓手,打造成服务人民群众、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治理、公正廉洁司法的窗口和平台,切实解决“立案难”、“信访难”、“执行难”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充分尊重当事人对诉讼程序的选择权,鼓励当事人选择速裁程序或采取调解、和解、仲裁方式解决问题。坚持民意导向,以方便群众诉讼为出发点,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法院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切实为群众诉讼提供热情周到的司法服务。

  六、进一步抓好基层基础建设

  基层基础工作是人民法院全部工作的根基。要继续坚持重心下移、固本强基,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战斗力,为人民法院工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坚持科技强院工作方针不动摇,加快推进“天平工程”建设,推动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综合平台。抓好信息化深度应用这个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完善覆盖云南全省三级法院和人民法庭的业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库和全省法院信息交换平台,积极推进与其他政法机关及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要大力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加强对人民法庭工作的监督指导,完善宏观指导、分类指导机制,发挥人民法庭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优势。发挥人民法庭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纽带作用,加强和规范与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联系和沟通,维护良好的基层社会秩序。加强人民法庭工作保障,落实法庭干警职级待遇,改善法庭工作条件,强化法庭安保工作,为人民法庭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七、着眼于建设过硬队伍

  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障。要围绕创一流业绩、着力建设一流班子、打造一流队伍的基本要求,以形象建设为切入点,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队伍。

  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干警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大力加强“三化”建设。充分认识司法活动的特殊性质和规律,以分类管理改革为基础大力推进正规化建设,以提升司法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专业化建设,以完善职业保障为重点大力推进职业化建设。稳步推进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建立符合分类管理要求的业绩评价体系和考核晋升机制。加强履职能力培训,解决“本领恐慌”问题。推动完善符合司法人员职业特点的工作保障措施,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方流动、向审判一线流动的激励机制。

  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要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六项措施等铁规禁令,坚持集中整顿与完善制度相结合,强化管理与加强监督相统一,不断健全和完善改进作风的常态化制度。

  大力加强廉政建设。以更加鲜明的态度、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效的措施,对干警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查处。

  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更高的站位和更实的举措,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凝心聚力、务求实效,不断开创人民法院工作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揭晓
·云南确保公诉权依法正确行使
·云南整治祭奠场所消防安全
·云南:强化安全监管严打涉油违法犯罪
·云南昌宁:接受被害人监护人委托公诉一起侮辱案
·云南: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全面加强和改进公诉工作

·云南: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全面加强和改进公诉工作
·云南加强监督防另案不理
·云南寻甸消防清除疏散通道隐患
·[视频]云南破获猎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云南德宏查获421公斤走私大象皮
·云南公安厅指导基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