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微博时代是信息传播时代,法官要做宣传员;司法微博时代是“民意”交织时代,法官要做分析员;司法微博时代是谣言容易滋生的时代,法官要做守门员。
2013年8月18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开通了该院实名认证的官方微博。随后,公开审理了薄熙来贪污、受贿、滥用职权一案。同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正式上线。有媒体认为,这是法院微博建设两大里程碑式的事件。前者打消了民众心中司法神秘主义疑问,后者体现出最高司法机关将人民请进来看一看的诚恳与谦虚。毫无疑问,司法微博大幕已经正式开启。
在此之前,有关法官是应该主动接触新媒体还是应该心无旁骛、深居简出的争论屡见于报端和网络,甚至学术界对此也多有争论。在这些争论中,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态势和法官职业伦理被孤立为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但最高人民法院试水官方微博,以顶层设计方式为这场争论的结论做了选择——这是对于司法微博时代和法官职能定位的双向选择:
司法微博时代是信息传播时代,法官要做宣传员。在人人都是自媒体、你我手中皆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原本默默无闻的声音在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下被迅速扩散。在传播方式快捷、迅速、便利的同时,受众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情绪化、倾向性特征愈加显现,对于新闻通稿、官方声音的兴趣日渐消散。正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所言:“一篇通稿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远去。传播的多元化意味着主流媒体发声的弱化,而主流媒体的声音弱化则会造成非理性、非法治声音的堆积,民众的信仰出现部分真空。在这种背景下,保持沉默不但无助于消声,反而会聚集质疑。作为宣传员的法官要主动发声、大胆发声,在恪守谨言慎行的职业操守下善待媒体、善用媒体,要在众声喧哗中成为司法正能量的塑造者和宣传者,作出优质判决、发出主流声音。
司法微博时代是“民意”交织时代,法官要做分析员。左派、右派、学者、草根都把自己装扮成民意的化身和代表。一个判决尚未作出,网上已以言生判。在汇集民意、监督司法新理念下,谁能代表民意、怎么代表民意却让人感觉有些“飘忽”。那些网络水军、幕后推手的声音如何屏蔽?那些受经济与技术所限而网上“无声”的弱势群体谁来代表?这都是司法微博时代一名法官需要面对和深思的问题。作为一名优秀法官,要在各种声音中学会甄别、善于吸收,应尽可能多地以深入浅出、用为大多数群众接受的语言来与民沟通,从而守护法律、善待民意。
司法微博时代是谣言容易滋生的时代,法官要做守门员。微博让每个人都有快捷发布信息的表达权,由微博发起的运动不计其数,微博产生的舆情也不计其数。在微博中,真知灼见和无知荒谬相伴、众星捧月和落井下石并存。在泥沙俱下的网络讯息中,法官要成为谣言的过滤器和守门员。要在有效的信息发布中使公众的知情权在法制框架下得到最大满足,用诚意和专业回击谣言,用事实和行动赢取信任。(江鹏程)
·[视频]山西:小微博搭起警民“连心桥”
·日照边检利用微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海南省检察院开通微博搭建网络便民新平台
·海南省检察院开通微博搭建网络便民新平台
·安徽省检察院官方微博@安徽检察上线发布
·江苏昆山法院全省率先微博直播执行
·江苏昆山法院全省率先微博直播执行
·男子发布微博“自杀”民警连夜找寻“解救”
·湖北公安微博发布厅全新上线
·温岭杀医案二审开庭,浙江省高院全程微博直播
·山东临沂河东法院微博直播庭审
·青海政法委书记现场观摩庭审微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