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事小情,群众都愿找民警聊聊
辽源市公安局创新措施开展群众工作
近年来,吉林省辽源市公安局强化“公安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的理念,把民警的执法过程变成服务群众的过程,坚持化解矛盾、服务群众“规范化”、“精细化”,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并积极参与治安防范,营造出警民联手共创平安的良好氛围。
对110报警人百分之百电话回访
“做群众工作,既要动脑筋想办法,探索创新工作的新路子,更要真心实意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辽源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刘伟说,“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是群众满意。”
辽源市公安局建立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工作机制,把评判权交给群众。从2011年开始,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实行对110报警人电话回访,回访率达到100%。凡是报警人表示“不满意”的,由出警单位再次回访,边访边改,直至报警人满意。去年,指挥中心共回访报警人13.5万人次,满意率为99%。
辽源市公安局规定,民警在执法办案中,要达到回访报警人、刑事案件立案回执、不予立案回告、群众来信来访接待答复等10个“100%”。2011年以来,辽源市公安局初访涉警信访案件,连续3年分别下降了18.8%、11.5%、21.7%。
调解优先贯穿执法全过程
辽源市公安局把化解矛盾纠纷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把调解优先理念贯穿到民警执法办案的全过程。
从2010年开始,辽源市公安局就聘请有调解经验的退休民警和法官,与在职民警一起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如今,城区调解室由分局拓展到整个社区警务室、重点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复杂场所,农村调解室由派出所拓展到村屯、农户、田间地头。调解范围也由简单矛盾纠纷、行政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向疑难复杂案件延伸。目前,由公安机关组织建立和管理的调解室有656个,专兼职调解员4872人。据统计,2013年,全市公安机关共调解各类矛盾和治安纠纷8543件,调解成功率95.7%。
调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今年1月,灯塔乡女青年成某的右眼被男友武某打伤,成某索要10万元治疗费,武某扬言要砍其全家。调解员毕华协助民警调解,双方达成了男方赔偿女方2万元医疗费的协议,避免了矛盾激化。据介绍,毕华去年调解民事纠纷516起,成功率达98.6%。他深有感触地说:“再合理的裁决,也不如一次让人服气的调解。”
民警回访群众直到满意为止
为确保访问民意常态化,辽源市公安局于2011年成立了警情民意调查中心。警务指挥部主任孙佰富告诉记者:“电话调查发现群众不满意的,我们责令辖区民警入户回访;群众提出的问题,相关单位领导必须亲自走访,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去年10月,隆府家园小区一居民反映,小区棚户改造治安混乱,发生了盗抢案件。东吉分局立即进行调查走访,及时增派巡防力量,协调相关部门安装监控探头。2011年以来,警情民意调查中心共拨打固定电话50万余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6900余条,其中2034条得到了整改。
辽源市公安局不断探索群众工作的新路子,先后在仙城、东山、南康分局建立“警民互动中心”,设立了法律业务咨询、治安防范宣讲、失物保管等10个交流服务平台,还有电子血压仪、体重秤等10多项便民设施。市民韩凤兰说:“大家都把这儿当成自己家,有什么事都愿意在这儿交流,找民警聊聊。”
警民共建化解警力不足难题
辽源市辖区人口近130万,公安机关仅有警力1720名,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并积极参与到治安防范中,有效化解了“警力不足”难题,为平安建设增添力量。
2011年,辽源市及东丰县、东辽县分别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2012年,全市组建平安志愿者团队67个,发展平安志愿者5000余人。去年,出租车司机、抄表员、保洁员等组成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全天候活跃在全市大街小巷、乡间村头。63岁的退休教师洪秀琴,组织起30多人的平安志愿者秧歌队,化解家庭和邻里纠纷。
去年4月,辽源市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民警现场勘查还未结束,群众便提供一条重要线索,使案件迅速侦破。2013年,市公安局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1600余条,据此破获刑事案件218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14名。(记者 张涤非 通讯员 卢盛春)
·吉林省辽源市公安局积极开展农村消防宣传月活动
·吉林辽源开展春季农村消防安全宣传
·辽源清剿人员密集场所消防隐患
·吉林省辽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
·吉林辽源:创七种消防棋益智利民
·吉林辽源“清剿火患”战役成效显著
·吉林辽源“清剿火患”战役成效显著
·吉林省辽源市公安局多措并举确保元宵节期间消防安全
·吉林辽源东吉抓获一抢劫在逃人员
·吉林辽源:打造向上向善城市品牌
·吉林辽源东吉警方破获系列诈骗案
·辽源西安 “空竹式”少审模式的动态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