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院:念好“多、快、好、省”的执行经
——北京一中院执行一庭工作纪实
北京一中院执行一庭承担着北京西北部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生效的刑事、民事法律文书,国内仲裁文书以及我国承认的仲裁文书、公正债权文书等生效法律文书的具体执行工作,案件数量多、案件标的大、矛盾纠纷深、财产调查难、办案力量少。面对压力,执行一庭坚持从让当事人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公平、高效出发,创造性地选择了一条“多、快、好、省”的执行“圣经”,将这一执行“圣经”贯穿到每一件案件中去。一年多以来,效果已经显现,执行实施工作不仅数字好看,而且“当事人说咱们办事快了、案件承办人说咱们不那么累了、老百姓说咱们更值得信了!执行一庭李健平庭长这样说。
一、“多,就是要为当事人想的更多一些”
日前,还在上小学五年级的珊珊(化名)小朋友和她的妹妹用稚嫩的笔给承办法官写来热情的感谢信,表示她们一定会牢记执行法官的关爱之心和殷切希望,好好学习。原来,俩姐妹的妈妈是执行一庭承办的一件故意伤害的执行案件的受害人,因被执行人无其他财产,受害人的赔偿就不能完全到位,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尤其是这对小姐妹的上学费用都成了问题。执行法官在办案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他们申请司法救助,为她们上学解决了后顾之忧。
李健平庭长介绍,对执行工作而言,“我们要为当事人想的多一些,首先要求我们的执行理念要变”。一年多以来,执行一庭紧紧围绕“转理念,促执行;转作风,促和谐”的理论认识,在全庭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让承办法官的权力意识转化为服务意识,结合自身的工作,将这些理论认识切实转变到具体执行工作中去,不再仅仅将目光关注于案件本身,还要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全面考虑结案后的社会效果。
现在,在具体的执行实施中,执行一庭的承办法官更加注重对双方当事人的沟通和了解。案件分配到具体的承办法官后,承办法官不仅要清楚执行案件的相关信息,更要通过和当事人的沟通,了解被执行人未能及时履行义务的真正原因,再根据案件的情况决定采取的执行措施,而不是简单的采取可能会加剧双方矛盾的强制执行措施。同时,还要对案件相关情况和信息的深入了解,以期能在根本上解决矛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快,就是要让执行效率高一些”
申请立案执行不到一个月就拿到280万元案款的广东安泰顺贸易有限公司的代理人告诉记者,“我们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全部的执行款项,再晚些时间不到位,公司的资金链就会断裂,公司就会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承办法官在得知被执行人有银行存款可供执行的第一时间就去银行办理了扣划手续,而在扣划刚刚结束才得知旁边的柜台被执行人的工作人员正在办理资金转移手续,晚来五分钟就可能导致这个案件无法执行。” “北京一中院执行一庭‘第一时间’工作作风让我们受益匪浅”!
该公司只是此项作风建设中的一个受益者。执行一庭全体人员在工作中认识到,执行工作是实现法律效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的最后保障,必须牢记执行效率在执行工作中的重要性,必须贯彻“第一时间”的工作作风。在执行工作中,执行一庭要求全体承办法官做到五个“第一时间”,即:立案后第一时间通过执行系统向市高级法院指挥中心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房产、车辆、对外投资等财产信息;对查询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申请执行人;对可供执行的财产在第一时间予以查封、冻结;对达到处置条件的财产第一时间依法进入评估、拍卖、变卖等处置程序;对执行到位的案款第一时间发还给申请执行人。
五个“第一时间”,让全庭执行工作的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度,全庭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到99.52%
三、“好,就是要让矛盾化解,社会更加和谐一些”
执行工作是司法正义的最后保障,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凸显的前沿。执行一庭承办法官将每一件执行案件都视为化解社会矛盾的最后突破口。
执行一庭承办的北京鑫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申请执行北京天久药业有限公司的执行案件中,因北京天久药业有限公司拖欠1300万工程款,天久药业有限公司被申请强制执行,在依法对天九药业有限公司位于昌平区北流村工厂的房产、机器设备进行拍卖后,鑫基建筑公司以最高价竞得拍卖资产。案款执行到位了,可原来天久药业公司60多名工人的去向成了问题。因为这些人多为附近村民,也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一旦将厂房腾空,这60多名工人就无处可去,背后60多个家庭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工人情绪激动,实际腾退极难推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承办法官主动与昌平区政府、昌平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北流村村委会联系解决问题,与工人代表座谈、多种方法去做鑫基公司领导谈话,耐心做工作,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鑫基公司同意接收这60多名工人,有效的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一案件也被人民法院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新浪网、中央政法委主办的中国长安网、新民网、北方网、中国法院网等主流媒体及网络媒体纷纷转载予以报道,带给社会满满的正能量。
四、“省,就是要让司法成本更低一些”
执行一庭积极践行中央的八项规定,努力节约司法成本和社会成本。为此,执行一庭从自身挖潜力,整合人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做到“事办得更好了,钱花得更少了,人还更省劲了”。针对执行案件外出次数多的特征,执行一庭设置“行动组”,对市内常去的市国土局、市工商局、市建委、车管所等部门,每周选派专人定时负责全庭文书的送达、财产的查询,改变了之前各承办法官“单打独斗”、“单兵作战”的局面,极大地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司法成本。针对承办法官外地出差频繁的现状,执行一庭建立外出汇报、登记制度,倡导出差信息资源共享,由庭里根据案件轻重缓急、地域远近统筹调度,“捆绑外出”办案,这样一次外出就可能就完成当地及附近几个城市的办案任务。根据庭里的统计,2012年,全庭到京外出差近400人次,庭里统一调度外出出差后,2013年这一数字就降为200余人次。“庭里统一调度外出后,节省了我很多花在路上的时间,使我有更多的时间放在案件本身上,所以过去一年,我结的案子也多了,当事人也说我更有耐心了”,执行一庭一名执行长说。而全庭的数据统计也说明了这一点:2013年执行一庭共计结案898件,比2012年同期提高了近16.6个百分点;实际执行率为56.7%,比2012年同期增加10.3个百分点;执行标的到位率为72.5%,比2012年同期增加19.3个百分点。
念好“多、快、好、省”的执行“圣经”,意味着执行理念的转变。“这份转变,带给执行一庭的,不仅仅是执行效能提升了,工作数据好看了,荣誉多了,而是当事人觉得受尊重了、满意了,我们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口碑更好了,这才是我们最看重的!”执行一庭李健平庭长这样说。
·北京:四成人大代表关注城乡建设管理
·北京朝阳奥运村人民法庭法官刘黎的一天
·北京整改“执法不公群众不满”问题2240余件
·北京警方开展"执法不公群众不满"问题大整顿
·北京朝阳区检察院出台加强业务的工作意见
·北京培训高校禁毒教育骨干志愿者
·北京培训高校禁毒教育骨干志愿者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八届三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
·北京加大力度惩戒违规律师
·北京司法大讲堂关注大气污染
·北京东城:搭建对话平台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视频]北京警方处置一起持刀伤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