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幅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旖旎画卷:阳光和煦、杨柳轻柔、黄莺轻啼……很适宜带着全家老小去踏青,在路上您却又担心家庭旅行会有很多的潜在危险,尤其是带着老人、孩子一同出行,为此,本期《平安课堂》特别推出踏青出游行动指南,只要您严格遵守,定能够帮你和家人扫除旅途中的一切障碍,享受一次温馨的完美的春季踏青之旅!

    事件回放▲▲▲山路湿滑游人不幸坠崖身亡

3月5日下午,周峰(化名)和同事在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溪口十八潭游玩时,因为地势险要,山路湿滑,不幸坠入悬崖身亡。晚上6时许,杜桥派出所接到报警。死者家属情绪激动,想进十八潭寻找尸体。十八潭山高路陡潭深,到处悬崖峭壁,天又下着小雨,如果死者家属进去寻找尸体,极有可能造成意外事故。

在民警再三劝说无效后,为了保护尸体免受伤害,也为了体谅死者亲属,杜桥派出所巡特警中队中队长叶飞带着林建斌等4名警员,与2名死者亲友和3名来自临海的专业登山队员一起,准备在雨中走进十八潭。

晚上12时,叶飞一行10人进了山。考虑到山里气候比较恶劣,山路不熟悉,本来想找几个向导一起进去,但当地村民觉得深夜进山非常危险,谁也不愿意进去。

山路漆黑一片,10个人借着头灯和手电摸索前进。在寻找过程中,叶飞的登山杖被瀑布冲走。在部分地段的悬崖边,有当地村民留下的绳索,由登山队员带头,抓着绳索慢慢下去。而没绳索的地段,只能抓着草根和岩石一步一步地爬下去。从第三潭找到第八潭,还没有找到,但他们没有灰心,从第八潭往回找,6日3时许,终于在第五潭和第六潭之间的悬崖下找到了周峰的遗体。

原因分析▲▲▲准备不足往往是发生意外的主因

登山遇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以下几点最常出现:一是在不熟悉地形的前提下,登山没有向导随同,结果导致迷路;二是常用装备未配备齐全,如饮用水、食物及药物等,登山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阶段时体力透支、中暑等情况发生,另是缺乏必要的衣物和通讯设备,导致无法应对解决突发事件;三是山路陡峭,路况差,中老年人、女性、儿童吃不消,或是身体受伤无法前行;四是因途中部分标志不清楚,胡走乱撞,最终导致迷路;五是猎奇和探险心理作祟,临时改变上下山线路,迷路后不得不报警,这类情况一般在年轻登山者中较常见。

杜桥镇溪口的十八潭,是因十八个深浅不一的水潭而得名,连接这些水潭的是小溪和瀑布。因为山里气候与山外又往往不一样,如果骤降暴雨,溪水猛涨,水势凶猛,危险重重。加上这个地方是未开发的游览去处,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设施,走完全程一般需要8到10小时,手机在山里几乎没有信号,这个地方每年基本上都会发生意外事故。一旦发生意外,救援也是难上加难。

民警支招▲▲▲

合理安排线路 做好物资准备

出行前期工作一定要做足,其中合理安排时间线路和物资准备这两点尤为重要。

时间线路安排,不管是选择攀越崇山峻岭,还是小走怡情,踏踏低矮山丘,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结合天气、交通、住宿等因素,提前选择一条科学、合理的登山路线,莫要为了新奇心、刺激感选择冷僻路线。其中,出行最好是上午出发傍晚回来,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夜间遇险、增加搜救的难度。

物资准备,一般包括衣物、食品饮料、救急药品和常用登山工具。其中,药品类包括感冒药、消炎药、止痛药、止血绷带和纱布,这些都非常重要,在登山途中随时可能出现外伤及感冒等,及时治疗和处理才能使伤口不至于感染,才能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等待救援。冲锋衣、安全绳和打火石是必备之物。冲锋衣能保暖、避雨。安全绳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都有捆绑、固定物件等多种功能。打火石能生火取暖、烧烤食品外,最主要的是危急关头甚至可以用来烧火燃烟,这是发送求救信号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讯设备要带好,手机及备用电池要随身携带。

事件回放▲▲▲

近期,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治安派出所接报一起求助警情,一位张姓同学在欢乐谷游乐园游玩时遗失了手机。在民警的询问下,小张回忆起了事发时的情况。当时,他和朋友一起乘坐名为古木游龙的过山车大型游艺项目,期间,小张没有根据工作人员的要求将手机放入统一看管的储物柜内,而是放在了自己的上衣口袋里。由于过山车速度比较快、翻转幅度也很大,在快速上下翻滚过程中,手机就在不经意间从口袋里飞了出来。民警联系工作人员陪同小张一起在游乐设施周边寻找,终于在不远处的地上找到了手机,但手机因高空坠落已经完全损坏。

原因分析▲▲▲

随着春天的到来,选择在周末出游的群众越来越多,游乐园也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之一。民警欣喜地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都具备了较强的防盗意识,在游园过程中加强了对于随身财物的保管。但不少群众在玩大型游乐项目时往往会疏忽大意,拒绝或忽略将随身物品放置在指定储物柜内的要求,因而经常出现手机、相机、钱包等物品飞出口袋的情况。不仅如此,在“激流勇进”、“峡谷漂流”等涉水项目中,贵重物品不慎落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此一来,难免就要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民警支招▲▲▲

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治安派出所民警陆洲:游客应按照游乐园规定,妥善保管随身物品。尤其在游玩翻转幅度较大、行驶速度较快以及涉水的游艺项目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导,将随身物品放入指定的储物柜内,或者交由随行的亲属、朋友保管。这一方面是预防丢失,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如果手机飞落在他人身上,可能会造成对他人身体的伤害。

如果有些贵重物品一定要随身携带,也请务必放在有拉链的口袋中,并确认拉好拉链。对于涉水项目,若园区不提供相应的防水设备,则游客可以自带挂脖式的防水袋,保证自己的随身物品不会掉落水中。

民警支招▲▲▲

景区有很多本地“托儿”,这些人大多是无任何资质的“黑导游”,不能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建议在旅游前做好准备工作,通过网络、电话查询正规机构;也可在到达旅游目的地后实地考察,在出海前,认准有《出海船舶户口簿》和《出海船民证》且经过当地旅游管理部门认证的正规机构,不要轻信身份不明之人。

在海边,要重视路旁的提示语和警示牌,切忌在非游泳区游泳、玩耍,非游泳区水域中水情复杂,常常有暗礁、水草、淤泥和漩流,稍有大意,就可能发生意外;在海上钓鱼、游泳、潜水时,尤其是乘坐游艇出海冲浪,不可心存侥幸,必须穿上救生衣或携带救生设备。

此外,在旅游过程中购物也要特别小心,特别是购买贵重海产品(鱼翅、海参、基围虾等),不要在“路边摊”购买,防止上当受骗。每个港口区域都有海产品批发市场,在那里选购为宜,注意索取购物凭证。

 

事件回放▲▲▲

2013年4月2日,在江苏省南通市东灶港镇上演了一场海上紧急救援:7名游客乘坐私人驾驶的泡沫浮子筏(根据《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规定》,泡沫浮子筏不能办理出海证件,出海属于违法行为)到蛎蚜山国家海洋公园附近的礁石上进行海钓,由于机械故障,泡沫浮子筏失去动力,游客不得不蜷缩于仅有七八平方米的礁石上。

当时正值涨潮,水位不断上涨,被困人员命悬一线,如不及时救助,后果不堪设想。情急之下,南通公安边防支队滨海新区派出所民警驾驶摩托艇,在当地渔民的协助下,躲过暗礁,历经1个多小时,成功将被困游客救助上岸。

2013年8月,民警在蛎蚜山附近再次救助了13名违规出海钓鱼的游客。

原因分析▲▲▲

违规出海、潜水、游泳的现象屡禁不止,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当地居民为了牟利,招揽生意,摇身一变成了导游,他们一看见执法人员便混迹于人群中,即使被当场抓到,执法人员也不能对他们采取任何行政处罚措施;部分游客贪图便宜,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 “黑导游”的嚣张气焰。二是游客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旅游中的风险认识不足,心存侥幸;在出海和游泳时为了寻求刺激,没有穿救生衣或者携带救生设备。

 

 

出行车票“坑”

典型案例:大学生小王在食堂门口收到订票卡片。卡片上说为方便大学生,汽运公司加开班次,票价优惠,还会来校区门口接人。于是小王电话预订了两张票,并按照要求预付了车费。出发那天,不少大学生在校门口等车,可是大巴车没有如期而至。

警方提示:订购车票一定要登录官方购票网站,不可贪图折扣,更不能轻信车站外面拉客的司机们。

团购门票“坑”

典型案例:小张想带爸妈去泡温泉,可是一个人要238块钱。小张灵机一动想到了团购门票。网上还真有温泉的团购票,每人只要108元,小张毫不犹豫地订了3张。结果到前台取票验证的时候,服务员说温泉方面跟这个网商已经没有合作关系了,要么退掉重买其他网站的团购,要么原价支付。小张不想让父母扫兴,只好原价购买。

警方提示:一些人出行前习惯网上查询目的地情况,对搜索到的景区“门票打折”、“团购优惠”,往往不经核实就购买了。最好在购买前先跟目的地景区联系,询问优惠事宜及使用条件,以免上当受骗。

结伴拼玩“坑”

典型案例:小李跟论坛上几个志同道合的网友一起去游艺中心玩 “密室逃脱”实景游戏。整个过程都很开心,对方几个人也很热情,请吃请喝,最后还把小李送上了出租车。可是等下车付费的时候,小李傻眼了:放在衣袋里的钱包不翼而飞。回想起来,在密室的时候他把上衣脱下来挂在椅背上,直到付车费之前根本没有动过钱包。本来还以为自己遇到了慷慨的好哥们儿,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被偷了。

警方提示:一些人喜欢跟陌生网友拼“玩”,又刺激又能认识新朋友。一些不法分子瞅准时机,利用虚假身份骗取网友信任,从而诈骗、盗窃甚至抢劫。

WiFi蹭网“坑”

典型案例:2013年的一天,王先生和家人外出春游,到路边一家咖啡店休息时,他立刻打开WiFi搜索,发现了一个没有设置密码就能直接登录的免费WiFi。随后他用手机输入自己网银卡号及密码查询余额。谁知第二天,王先生的手机收到多条银行卡被取现或转账的短信,其账户被他人通过转账的方式盗窃了数万元。

警方提示:犯罪分子利用设定钓鱼WiFi,通过木马程序偷走用户的信息,从而导致客户银行卡虽未丢失,但QQ、微博等账号、网银密码、支付宝、网银账户资金被盗。

拼车省钱“坑”

典型案例:小张和女朋友到一个山区景点游玩,一辆车停在旁边,车主称自己也是来旅游的,为了节省油钱,车主希望能够和小张拼车。经过协商,小张付了50元车费。谁知,走到一半,车主要小张再交500元,否则就下车,看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路,小张只好同意。

警方提示:如果自驾车出行,车辆要停放在有人看管的正规停车场;如果选择拼车,出发前一定要先核实车主和同车人的身份信息,最好签一份“拼车”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保证正当权益不受侵犯。

   春暖花开,出门踏青旅游,图的就是一个舒活筋骨,放松心情,但游玩的事后,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味的求刺激、寻开心,往往会乐极生悲,出现事故再后悔就晚了。

 平安课堂:策划/刘琳 (中国长安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