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他做到了”

2014-03-27 11:15:0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李海青是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的一名普通检察官。

    今年1月,他获评全国最美检察官。

    他美在哪里?

    “美是一种笑容,这种笑容不仅要留在自己脸上,更要绽放在群众的心中。”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葛晓燕这样解释。

    “检察机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检察官要在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中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李海青做到了。”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向省人大常委会领导们介绍李海青事迹时,这样说道。

    李海青,这么多年来,千调万解,千言万语,其实只为了一句话: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让百姓和和气气安居乐业。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把群众放在心上,执法办案为了人民,这样的检察官的确是最美的人。

    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我们需要许许多多像李海青这样的检察官。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当下,我们再次走近李海青,深切感受到他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情怀,不断体会他所代表的优秀检察官们时代价值和典型意义。

    调解记:

    32幅锦旗挂满两面墙

    “李海青,李海青!李海青到没到?”信访群众赶到了检察院,分管副检察长刘萍跑步去“救火”,隔着门看见李海青正站在人群里,刘萍呼口气,满脸轻松地转身走了。

    “这个李海青,调解的功夫比街道大妈还厉害!”秦淮区检察院检察长朱赫说。

    在南京秦淮区检察院海青工作室,最招牌的标志就是李海青真诚的笑容和他那充满热情的大嗓门。

    秦淮区地处老城南,低收入群体多,外来人员多,矛盾纠纷多。2013年,原白下区和秦淮区合并,成立了新的秦淮区,化解涉检涉法信访更加繁重。

    2011年1月,南京市检察机关首家以干警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在全国先进检察院秦淮检察院挂牌成立。

    “一是考虑到我有一些群众工作经验,二是考虑到我长相朴实,比较亲民。”李海青调侃说。

    工作室成立7个月,就接访了315人。26件各级部门啃了几年都啃不动的信访“老案”,到了他手里,一年就化解掉了16件。短短两年里,他调结了137件各类型案件和纠纷,没有一个当事人再来“秋后算账”。

    他调解过“城管被瓜贩打伤”案,调解过外地人夫子庙斗殴案,也调解过小区车位纠纷案,而在这其中,压力最大最复杂的还算是学生聚众斗殴案。

    2009年11月11日,网民们俗称的“光棍节”。

    就在狂欢节前夕,来自南京的数所学校的“光棍们”因争女友爆发了一起聚众斗殴案件。

    6所学校,7名被告,2名原告,30名涉案人员,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校学生。

    李某的爸爸说:“我儿子被他们打得昏迷过去,头部缝了13针,一针一万,先掏13万再说。”另一位受害者家长更绝:“要想不赔,就让家长拿铁棒打他家小孩的脑袋,缝10针!”

    主要加害人有9位学生,其中2位因为不满14周岁被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当李海青把30余万索赔要求告诉他们时,7位家长吵的吵,哭的哭,乱成了一锅粥。

    “我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法律关系、各方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尽最大努力抚平被害方的怒气,理顺加害方的抵触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每一个参与的孩子懂得责任,懂得法律,也懂得忏悔。”

    经过10个多月调解,100多次的约谈,根据涉案未成年人在共同犯罪中参与程度的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经过多次协调、沟通,最终确定了七名加害方的赔偿数额,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这起聚众斗殴案的各方九位家长终于达成了和解协议。

    依照法律规定,经过检委会集体决定,秦淮检察院对上述涉案未成年人作出了相对不起诉决定,院关工委随后负责帮教这批已经悔罪的青少年。

    调解结束后,当记者问起具体的调解次数时,李海青说:“我记得很清楚,其中一位家长仅我给他打电话约见就有37次。”

    今年初,秦淮检察院关工委的董惠琴来到了海青工作室,告诉了李海青一个好消息:那场斗殴案的当事青少年如今全部顺利毕业,其中两名出国留学,其他学生踏上了社会,再也没有发生违法违规的事情。

    当然,这些学生应该不会忘记,是一位叫李海青的检察官在他们迷茫的青春期伸出手,拉了他们一把。

    截至目前,在海青工作室的两面墙上,已经挂上了23面鲜艳的锦旗。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段曲折感人的故事。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