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划设12个治安防范单元
葫芦岛边防支队孙家派出所代所长组织村民开展邻里守望
吴魁,制作民情档案,办实事120余件;调处矛盾纠纷150余起;兼村副支书的孙家村7年无一起进京上省信访案
□ 记者霍仕明 见习记者韩宇
吴魁是辽宁省葫芦岛市边防支队孙家边防派出所代理所长,兼绥中县网户乡孙家村党支部副书记,在他的带动下,孙家村由落后村蜕变成远近闻名的平安、文明、和谐、富裕的新农村。《法制日报》记者近日走近吴魁,深入采访他为孙家村发展所做的点点滴滴。
他制作民情档案,办实事120余件;调处矛盾纠纷150余起,兼村副支书的孙家村7年无一起进京上省信访案件;推行“党员联户制”,使村民人均收入比2007年翻了一番多。
2006年12月,23岁的吴魁到孙家村任责任区边防民警,此时村里没有村部、小学、卫生所,村民见到他都躲着走。
“刚走访村民时,他们多是冷眼相待,村民对我不信任,甚至有抵触情绪。”吴魁对记者说,要想赢得信任,必须为村民干几件实事。
在随后一年里,吴魁访遍了田间地头,坐上了各家炕头,熟悉了家家户户的情况,金福昌等9户困难群众的难题逐一得到解决。
在吴魁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他制作的11本民情档案,其中记录的120余件村民难事全都有了着落。
7年前,孙家村聚众赌博、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案件频发,干群、邻里、婆媳之间等矛盾纠纷不少。
孙家村党支部书记吴守义说:“以前村里治安乱、纠纷多,那些偷鸡摸狗的事群众反映最强烈。”
吴魁针对村里治安情况划出了12个治安防范单元,组织村民开展邻里守望等工作。
2008年3月的一天,一名可疑陌生男子刚进孙家村,吴魁就接到群众电话,根据这条线索,一起某电厂盗窃燃煤案得以成功破获。此后至今,孙家村刑事、治安案件零发案。
为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吴魁在孙家村建立了以派出所、警务室、村委会、中心户为主的“四级阳光调解平台”,总结出婆媳纠纷换位法、邻里纠纷公平法等矛盾纠纷“化解八法”。
村民邱静帮公婆经营一家小卖店,2008年6月,婆婆发现邱静用店里收入贴补自己的父母,便告诉了儿子,小两口闹到要离婚。吴魁知情后,用婆媳纠纷换位法让婆婆消了气、邱静道了歉,两人和好如初。
2007年至今,经吴魁调解过的150余起矛盾纠纷,没有一起“复燃”,孙家村没有发生一起进京上省信访案件。
在村部,一阵背诵三字经的声音清脆入耳,吴守义告诉记者,这是从村部旁的幼儿园传出的。
“2007年9月以前,村里孩子得送到7里地以外的幼儿园,接送不方便。”孙家村幼儿园教师李霞向记者介绍,吴魁为村里协调来一笔教育资金,建起幼儿园,让孩子不出村就能享受学前教育。
2007年9月,吴魁被推选为孙家村党支部副书记,当时村“两委”没有办公场所。在他和村干部积极协调下,村“两委”终于有了固定办公场所,随后,村委会工作流程得以规范,村务得以公开,村委会威信和形象重新树起。
没有过硬的村党支部带头,村民共同富裕不现实,吴魁从外地请来农业专家,争取小额贷款,先后帮助村民筹建起74个蔬菜、水果、花卉大棚。
村民刘春友的9个大棚里种着生菜,他欣慰对记者说:“我这茬生菜5月份成熟,预计能买到两块钱一斤,现在能致富,多亏吴魁给我提供的技术和贷款。”
2013年初,吴魁又探索推出以1名党员帮扶10户群众的“党员联户制”,在党员骨干带动下,村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建筑工程队,兴起了养殖专业户。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9700余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多,86户贫困家庭摘掉了“穷帽子”。
如今,吴魁已获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和优秀人民警察,辽宁省道德模范等13项荣誉。葫芦岛市边防支队政委刘茂杰评价说:“吴魁的作用就是在村中撒下了爱的种子,村民会将爱传递下去。”
·辽宁沈阳公安: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大监督格局
·辽宁建立“陆海空邮”缉毒体系
·辽宁全省公安严厉打击“医闹”“医托”
·辽宁未管所党员干部参观辽宁反腐倡廉展览馆
·辽宁全省公安严厉打击“医闹”、“医托”
·辽宁:解决贫困地区突出问题有了“路线图”
·辽宁:解决贫困地区突出问题有了“路线图”
·辽宁台安警务改革促禁毒关口前移
·辽宁丹东中院以“五个坚持”部署重点工作
·辽宁法院深入开展执行行为规范年活动
·辽宁五方面开展司法行为规范年活动
·辽宁大连中山敲响轻刑快办第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