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检一分院坚持保障、管理两手抓推进财务工作科学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检一分院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的相关要求,紧紧围绕检察中心工作和北京市检一分院发展实际,坚持做到经费保障和财务管理两手抓,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分院特色的财务工作新局面。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编制预算,提升经费保障实效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编制预算时,注重加强与北京市检察院、北京市财政局等上级机关的沟通协作,力争形成工作合力,促进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化水平。预算编制,既要立足实际情况,也应具备适当的前瞻性,通过主动汇报、陪同调研、召开座谈会等不同渠道和形式,及时向上级领导及财政部门汇报市检一分院经费保障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积极争取支持;同时,又紧密结合上级的新要求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前瞻性的预算编制建议,并认真听取上级意见,从而有利于在新一轮预算编制时最大限度满足检察工作发展需要。
突出执法办案中心。在严格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和深入调研各部门需求的基础上,坚持在预算编制时突出执法办案这个中心,优先满足执法办案的经费保障,并进一步区分哪些是常规性需要,哪些是特殊性需要,进而确保各项执法办案活动正常有序开展。比如,市检一分院办理案件中大要案所占比例较高,同时,根据上级要求,大要案的经费需要单独申请。为此,市检一分院在准确了解案情发展、案件动态和上级要求的基础上,坚持多请示、勤沟通,重点保障该项资金的及时到位。又如,新刑诉法、新民诉法实施之前,为保障业务部门关于两法实施预估调研的顺利开展,提前在预算编制中予以明确,实现专款专用。
动态掌握实际需求。在现有预算的基础上,动态考察年初、年中、年末等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统筹安排有限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并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分析研究,尽可能在原有预算范围内满足新产生的经费需求。针对在现有预算范围内进行重新调配确实存在困难的情况,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机关以及本院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努力形成共识,区分出轻重缓急,必要时,在上级的支持下,追加一部分预算,全力做好经费保障工作。
二、严格预算执行,切实规范财务管理
强化组织保障,实现管理科学化。依托完善的财务管理组织机构,统筹规范化各项财务工作,保障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在行装处下设财务科,专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加强财务工作人员专业化建设,切实提升履职能力。
强化制度保障,实现管理规范化。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切实用制度建设的新成果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先后建立了《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固定资产管理细则》等相关财务会计制度,明确了经费支出的审批程序和权限,并详细列明了招待费、会议费、差旅费、特情费以及固定资产购置等项目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切实将所有公务支出和经费使用纳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为增加支付透明度、便于监控管理,大力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并制定了《公务卡管理办法(试行)》,为公务卡结算提供了制度保证。通过近一年来的试行,进一步提高了公务支出的透明度。
强化执行保障,实现管理精细化。严格落实财经纪律和中央、市委的相关规定,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实行经费管理。在日常经费支出上有计划地进行统筹安排、量入为出,并通过定期财务分析及时调整工作措施,力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业务经费和专项经费,严格按照上级机关精神和检察工作发展需要予以执行,为办案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检务保障。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强化管理,以“细”字入手,对各部门的每一项支出,实行精细化管理。对市检一分院每一项大的活动都做到提前介入,实现全过程的动态参与,及时、有效地制止不规范行为,保证所有资金都能够得到正确使用。
三、加强基础建设,筑牢财务工作根基
着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在做好经费保障、加强财务管理的同时,着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突出实效性。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从单据初审、原始发票审核、报销、凭证制作、凭证审核、登记入帐、制作报表、财务分析等环节入手,明确具体责任人,确保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准确无误,做到账账、账实、账表相符。切实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邀请具有档案专业知识的人员,对财务人员进行档案知识的培训,帮助财务人员掌握系统的档案知识,明确会计档案归档流程。
认真落实勤俭节约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及高检院、市委、市院等上级关于严格控制三公支出、杜绝奢侈浪费的要求,在不折不扣执行上级规定、严格财经纪律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先后对市检一分院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三方面经费支出进行了自查,配合市财政局进行了抽查,市检一分院的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和会计核算等情况得到了上级单位的高度评价。
强化财务人员廉洁自律。经常性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针对性地选取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廉洁自律、强化服务等主题进行集中学习,切实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准。建立完善内部监管机制,细化财务人员工作职责,区分财务主管工作职责、会计工作职责、出纳工作职责等,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能和责任范围,实现财务管理各环节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切实堵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