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评论频道> 谈法治

如何让办案法官说了算

2014-03-27 08:55: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如果说不穿法袍的法官只是不办案,那么办案法官的压力也只是增加办案数量而已,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勉强可以应付得了,但是现实是,办案法官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一些领导的“过问”和“越位”。

  法官从来不是官,也不能是官,选择穿上法袍就要摘下乌纱帽,实践证明,既想当法官又想当官,到头来,不仅静不下心来潜心办案,也不能挺直腰板独立裁判,甚至还可能浪费司法资源,损害司法公正。

  最近媒体关于法院和法官的报道很多,大致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部分地区一线法官流失严重,其二是深圳法院系统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看似发生在不同地区的新闻事件,其实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据报道,过去五年,单单北京市就有500多名法官流失,而现有的法官有超过三成是几乎不办案的。在案多人少的现实环境下,一方面是法官在逐渐流失,一方面是法院内部存在法官不办案的现象增多,可以说目前的法院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法官群体待遇普遍不高、社会认同度不够以及行政干预司法现象仍然存在等因素导致“外患”不断,而案多人少办案压力大和内部行政化则是“内忧”的根源。

  美国大法官霍姆斯说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法官的经验。但是现实当中在一线办案的大部分是一些年轻的法官,而那些经验丰富的法官却大部分退居二线,鲜有办案,而且这部分不办案的法官的比例还不低。既然称之为法官,就必然要办案,为何有些法官经验丰富却又可以或者不愿意办案?据了解,在有的法院,院长和副院长、庭长办案都比较少,某些后勤行政机构的领导更是挂着法官的头衔从来不办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不办案的法官也称不穿法袍的法官,一般都是头顶乌纱帽的领导。

  如果说不穿法袍的法官只是不办案,那么办案法官的压力也只是增加办案数量而已,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勉强可以应付得了,但是现实是,办案法官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一些领导的“过问”和“越位”。部分地方法院存在“办案者不裁判,裁判者不办案”的怪象,正是乌纱帽干预法袍的一个缩影,而这显然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的原则相违背,试问办案法官对案件不能自由裁量,又如何对案件终身负责?另外,乌纱帽在法院内部的存在不仅干扰到办案法官的独立办案,而且还无形当中干扰了办案法官的正常办案。由此,办案法官很难静下心来研究案件,更别说依法作出独立、审慎的裁判。

  解决当前法院和法官面临的内在问题,关键在于解决“谁说了算”的问题。深圳法院系统的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法官从来不是官,也不能是官,法官的天职在于办案,而法院作为法官办案的平台,理应由法官说了算。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理,法院之所以称之为审判机关,正因法官的存在,只有切实保障办案法官的权益,才能真正让更多法官穿上法袍回归一线。(瑞 壬)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