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11时30分,年仅39岁的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唐宏铭走完了短暂的一生。3月9日6时,唐宏铭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春市殡仪馆举行。
唐宏铭长期工作在刑侦一线,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他始终坚守自己最初的刑警梦想。从警19年,唐宏铭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多次获得吉林省刑侦系统优秀侦查员、刑侦系统业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干刑警就得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
1995年,从长春市人民警察学校毕业的唐宏铭成了一名刑警。他先后任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刑警大队责任三中队副教导员、重案一中队副中队长、重案二中队中队长和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干刑警就得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唐宏铭常说。
唐宏铭善于钻研,习惯把科技信息化手段运用到刑侦工作中。2003年,长春市发生多起高档轿车被盗案。依靠自己掌握的通讯技术,唐宏铭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破获盗车案件15起。2008年,在侦办抢劫、强奸女出租车司机案件时,他通过网络查寻比对,很快确定了侦查范围,为案件侦破争取了时间。
2007年8月15日,长春市发生一起杀人案。根据线索,唐宏铭带领民警在案发地周边摸排,终于在临河街一家网吧发现嫌疑人。唐宏铭冲上去将其摁倒在地,并从他身上搜出了被害人的手机。
在2009年抓捕驾驶摩托车抢夺犯罪团伙嫌疑人时,唐宏铭让战友跟在他的身后,自己第一个冲进屋内,把手持凶器的嫌疑人摁在了床上。
“爸爸去哪儿抓坏人了?”
2011年7月,唐宏铭在体检时被查出肝部有阴影。经进一步诊断,唐宏铭被确诊患了肝癌,必须马上手术。
此时,他的儿子刚刚两个月。思虑再三,唐宏铭请求局领导暂时不要告诉家里,就说他去外地办案了。
手术前,唐宏铭打了一周点滴。怕妻子知道实情而着急的他每次都让医生把针扎在脚上。每次出门办案,唐宏铭都会和妻子佟玲通电话报平安,但手术那天,他关机了。打不通电话的佟玲心里七上八下。
“工作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生命的意义。”手术后刚出院,唐宏铭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为减轻唐宏铭的压力,分局把他调到治安大队工作。来到新的岗位,他主动参加治安大队组织的公共场所隐患排查、“黄赌毒”清查整治和缉枪治爆等专项行动。其中,2012年,唐宏铭参加清查行动95次,检查车站、商店、宾馆、学校等场所8900余家,查出治安隐患1897处。
工作勤奋带来的是身体的透支。唐宏铭经常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看一眼熟睡的儿子倒头便睡。孩子总是问:“爸爸去哪儿了?”妈妈说:“去抓坏人了!”
唐宏铭去世后,他两岁半的儿子问妈妈:“爸爸去哪儿抓坏人了?”佟玲只好躲在一边偷偷落泪。
第五次手术后,他又回到工作岗位
2012年5月,朝阳分局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对两起非法占地案件进行专项侦办。
唐宏铭知道后,主动请战。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局领导选来选去,最后还是把专案组挑头的担子交给了业务能力强的唐宏铭。不过,领导也跟他“约法三章”:一是多指挥协调,办案不能出远门;二是病情复发必须马上去医院检查;三是白天工作不能超过8小时,晚上8点前必须回家休息。
2012年7月,专案组侦办某公司涉嫌占据农用地骗取国家补偿款的重大案件。唐宏铭顶住各方压力,带领民警调查取证,走访环保、工商、税务、农业等部门,成功侦破了这起案件,为国家挽回上亿元的损失。
2013年4月,唐宏铭再次入院接受第5次手术。当他得知专案组又在查办另一起涉嫌非法占有耕地案时,就让妻子办理出院手续,回到了工作岗位。2013年8月,在刚做完一次治疗后,唐宏铭又要去单位上班,妻子极力阻拦。
今年2月27日,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那天上午,唐宏铭从昏迷中醒了过来,他对前来看望的同事说:“我手上还有一起涉嫌吸贩毒犯罪的线索,恐怕我站不起来了,就交给你去办吧!”(记者 张涤非 通讯员 池北溟 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