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哈尔滨检察:用制度激发正能量

2014-03-26 10:40: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第二站 关爱

    为通过履行和延伸检察职能,维群众之权,解百姓之忧,道外区检察院检察室检察官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群众电话咨询,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群众送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锦旗;香坊区检察院绝不轻视事关群众利益的小事、小案。

    24小时开机【道外区检察院】

    “道外区检察院检察室的检察官随叫随到,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3月18日,因瘫痪卧床20多年的道外区团结镇村民王义对记者说。

    2012年9月3日,王义向道外区团结检察室反映残联不为他更换残疾证。接到电话后,时任该检察室主任的王蕴卿主动联系当地残联,残联要求换证时残疾人本人必须去医院体检并到场领证。考虑到王义的身体状况,王蕴卿带领干警前往王义家中,接其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再到残联办理新证件。这只是道外区检察院3个乡镇检察室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延伸检察室工作触角,发挥其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保障民生的作用,道外区检察院结合实际,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度》、《文明接待规范》等规章制度。

    团结镇位于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是道外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由于征收地拆迁量大,社会矛盾较为突出,也是上访多发区。为做好检察室工作,王蕴卿在检民联系卡上承诺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群众咨询。团结镇石人沟村的李氏管业厂主李孝明到团结检察室反映自家房屋被强拆一事,王蕴卿带他到国土局咨询政策,并帮助起草解决方法。检察官的热情感染了李孝明,他主动将其所在慈善机构“中国狮子会大连慈顺会”引入团结镇,每年为该村10户贫困家庭孩子解决上学困难。

    团结检察室的墙上挂着一面面群众送来的锦旗。“心系百姓冷暖,真诚相助解难”、“上门接待全力相助,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都是群众发自内心的赞誉。

    两年来,道外区检察院团结检察室的检察官们走遍了该区11个行政村、26个自然屯,走访了20个重点户,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8件,为区内群众提供法律服务800余次。

小案不是小事【香坊区检察院】

“要是你们晚来一分钟,可能我就跑了。”2013年5月29日,犯罪嫌疑人梁某被香坊区检察院反贪干警带上警车时说到。

梁某曾担任香坊区进乡街道办事处联草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他利用职务便利,于2012年10月,在受街道办事处委托办理廉租房评审过程中,向该区廉租房租户、低保户张某收取1.5万元好处费,并为张某办理廉租房承租手续,后因张某对廉租房位置不满,向梁某追讨好处费,梁某不予归还。于是,张某向纪检部门反映情况,纪检部门于2013年6月将案件移交香坊区检察院处理。该院检察长王威要求反贪局尽快办理此案,为群众挽回损失。从抓捕到结案,该院承办检察官仅用7天时间。

同年9月,法院以受贿罪依法判处梁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决不允许侵害群众利益的犯罪行为发生,我们要通过履行检察职能,为群众办实事。”王威说。2013年,香坊区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21件31人,其中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9件15人,占查办案件总数的43%和48%。

[责任编辑:闫天舒]